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3.html

我国每一传统节日,都有极其深远的文化渊源。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只是最近若干年从弘扬国学才开始的。所以在这方面,十几二十几岁的青年人,远比我们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有文化。

我们小时候从未将节日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只知道过节时家里又要吃好东西了。小时候家里很穷,就是想吃一顿米和糁子合煮的干饭,也要等到过节或来客人才能吃到。

在我的记忆中,从前我们阜宁人除了过年,最隆重的节日就是中秋节,其次就是端午节,因为这两个节日规定是一天要吃两顿好东西的,中秋节除了中午吃好的外,还要在晚上蒸(烤)“糖饼”;端午节除了中午吃好的外,早晨还要吃粽子。虽然元宵节早上要吃汤圆、六月六早上要吃炒面,但都跟不上中秋月饼、端午粽子来得隆重有仪式感。

从前端午节前十天半个月,就会看到有人走村入户卖五颜六色丝线的“龙”,多数人家都会花几角钱买几尺“龙”,等到端午节的午饭后给孩子手腕上扣上“龙”,据说这个“龙”可以辟邪保平安。小孩子手腕上的“龙”,一般要戴到农历七月七才能剪下来,而且要扔到房子上,让喜鹊来衔去给天上银河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

可能正因为端午节要给孩子扣“龙”,所以小时候老听大人讲端午节是“娃娃节”。虽然也听父亲讲过粽子的起源与古代纪念屈原有关系,但更因为是“娃娃节”,所以端午节被我定性是“人节”。真从未听说过阜宁人端午节烧香烧纸搞祭祀活动。但长大后发现,端午节有那么多的活动,都是为了祭祀和纪念古代伍子胥、屈原或曹娥的,这说明我们阜宁人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认识,还是很特殊的,当然也说明那时阜宁农村人对历史文化了解的不太多。

前几年有人提醒端午节不要相互祝贺“节日快乐”或“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原因是说端午节是“毒日”。问问度娘,还真有这么一回事,这又是我们小时候没听说过的。但我小时候就发现大人会在端午时插艾草,说是驱邪败毒和防蛇的,甚至还看到有人家在小孩子的肚脐眼周围涂上一些雄黄,也说是为了防蛇的。虽然那时我才几岁,但很会猜想,我估计在肚脐眼周围涂雄黄,可能是防止蛇从肚脐眼往小孩子肚子里钻的。长大后看了电影《白蛇传》还知道,原来雄黄酒还可以让白娘子现原形呢!

我们小时候对端午节最牵挂的,还是吃粽子。那个时候,只有端午节家里才能包粽子,而且还让孩子放开肚皮吃。平时只有人家砌房我们“抢梁”时抢到粽子、老人过整生日有人送贺礼时送粽子,但每次只能吃一两个。实事求是讲,我考大学时家里都没有包粽子。也不怕人笑话,我一直到上大学以后,才知道粽子里还可包蜜枣、红豆、葡萄干、咸肉什么的,因为小时纯米包的粽子都奢侈,听都没听说过那些“豪华”的。

现在超市卖的粽子多数是宽竹叶子包裹的,而我们阜宁长不了那么大的竹子,更没有那么大的竹叶,所以我们包的粽子从来都是青柴叶子包的。为了端午节能吃到粽子,我们这些孩子总是在小麦吐穗时节就到河塘边“打粽膜子”。每一片葱绿的柴叶子,都浸润着我们对端午节和粽子的期盼,当然也是对大人准备糯米或粳米包粽子的催促。虽然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久,我们家乡就进行了“二次旱改水”,开始种植水稻,但在那生产队时代,是很少种植糯稻的,所以各家包粽子多数是粳米,吃起来真像米饭团子,不过有柴叶子包在外面是很香的。

每到农历五月初四的下午,大概也就在这个下午四五点钟的辰光,各家的母亲或祖母都是在忙“煮粽膜”包粽子的。因为是在忙吃的,尤其是在忙孩子们喜欢吃的粽子,所以孩子们总是喜欢在旁边“帮忙”,大人赶也不肯走。我想,我后来的厚脸皮,就是在小时候盼吃馋嘴中练就的。回想一下那个情景吧,四五十年前的此时此刻,我们的母亲们几乎全是在包粽子,旁边都是像我一样的馋嘴孩子在“帮忙”。

我四五岁时的一年,那时还没实行“二次旱改水”耕作,家里实在没米包粽子,端午节时祖母和母亲只好做了一点面饼。我的老家是涟水,我的祖母直到人生最后一两年才来阜宁羊寨到我们家住,她年秋天就去世了,那个端午节是我记忆最早的端午节,也是我记忆中祖母唯一一次与自己孙子在一起过端午节,是一个没有粽子的端午节。

因为端午节要吃粽子,所以小时候端午节的早晨我们从不懒床睡觉,天色还很矇眬就起床了,屋外田野里的青蛙“张鼓外子”在有节奏地叫喊着。刚要剥开粽子外的柴叶子,母亲立即要我们停下来,到屋外的青棵植物上摸点露水涂在身上,说端午节的露水可以“败毒”防毒疮。

一大锅的粽子,让我们孩子放开肚皮尽兴吃,一年中就这么一个早晨,所以我们都要将肚子撑得鼓鼓的。因为,因为下一次尽兴吃粽子,还要等一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