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燕

林燕,汉族,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年7月参加工作,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科员,主管医师,云南省国家卫生应急移动防疫中心队员。

林燕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是品学兼优的楷模,多次获得国家级、校级多项荣誉称号。走上工作岗位后,她也始终秉持着勇于担当奉献的信念,不断自我提升,奋斗创新,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过硬,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她曾作为中国政府医疗队的一员出色完成了中国驰援尼泊尔8.1级地震灾后防疫任务,在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时,她也第一时间投入到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省委省政府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疫情防控组每天日以继夜工作15小时及以上,主要负责病例核实、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协助开展疫情研判,并负责每日两次及时准确向省委省政府上报疫情进展,提供媒体公布疫情信息。截至3月中旬,已战斗了整整46天。

品学兼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林燕在学生时代一直是品学兼优的楷模,小学到高中9年间,每年都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年中考时以黔西南州全州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年以学分绩点3.58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被保送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她在大学期间获得了多项荣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本科连续三年获得四川大学“优秀一等奖学金”,研究生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四川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两次获得四川大学“优秀学生”称号,两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毕业时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除了以上的“学霸”履历,她其实还有许多业余爱好和特长:她在校期间担任过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也是学院合唱团成员,还曾在学院的羽毛球比赛中勇夺女单和混双冠军。她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项目,如“CMB中华医学控烟行动”项目、“中国-加拿大艾滋病培训”项目、“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分析等等。

善于思考创新,打造过硬业务本领。年7月,她以笔试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分配到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工作。作为一名新人,她勤恳好学,积极进取,仅工作两年就被任命为疫情监测组组长,并作为中心后备中层干部进行培养。在工作中,她不仅认真完成领导交予的各项任务,更是善于思考、总结和创新。为提高疫情分析工作的效率,她自学VBA语言编制了月分析、季度分析、年分析、日分析等宏程序,简化疫情分析流程的同时也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为提高全省传染病诊断报告质量,她编写了《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及报告简明手册》下发至各州(市),反响良好。她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CCOUC在香港组织的全英文授课的“灾害与人道主义救援培训班”,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年,她在全省卫生应急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二名和“云南省卫生应急技术标兵”称号,并代表云南省参加国家卫生应急竞赛,最终获得个人三等奖。履职期间,她还获得了“优秀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先进个人”“个人道德风尚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勇于奉献担当,积极投身应急处置。林燕所在的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是一个特殊的部门,这里要求一年天24小时一线应急值守,从工作到现在,她已经累计一线值守逾天。工作期间,她还积极参与了多项全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如年文山州富宁县甲肝暴发疫情、年文山州砚山县副伤寒暴发疫情、年云南省首次报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等应急处置工作。年,她作为中国政府医疗队的一员执行驰援尼泊尔8.1级地震灾后防疫的任务,虽然她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队员,但她凭着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30天的援外任务中得到了队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尼泊尔抗震救灾医疗防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她第一时间投入到全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后,她也成为了指挥部疫情防控组的一员,每天都认真落实指挥部疫情防控组的各项工作要求,15个小时是每天的基本工作时间,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已成为常态,病例核实、数据收集、汇总分析,从海量信息中寻找逻辑漏洞进行倒推复核,开展疫情研判,为指挥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每晚24时,她还需要严谨细致地完成对新增病例、疑似病例的收集审核,及时准确地向省委省政府上报疫情进展,提供媒体公布疫情信息。为了确保信息推送零差错,她每天近乎强迫症地反复核对数据和图表。为了及时更新和推送数据,她总是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只有等到信息准确无误地推送出去那一刻,她才真正放心去休息。接手信息推送工作以来,她做到了推送的信息零延误、零差错。

从1月21日我省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开始,她连续在工作岗位上日以继夜地奋斗,和自己年仅4岁的女儿分别了近两个月。每天她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听听女儿的声音,听女儿反复地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才来接我回昆明呀”……日以继夜的繁重工作没有将她击倒,因为她对工作问心无愧,可女儿撒娇的一句问话却击中了她的心窝,因为对孩子、对父母、对家庭,她确实亏欠太多。此前因为参与卫生应急竞赛封闭训练、到国家卫健委借调等工作任务,她已多次缺席女儿的成长,而且只能将女儿交由患有高血压的母亲照顾……但每次通话时,父母都让她宽心,因为他们都明白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的女儿应该在最需要她的地方发挥作用,他们的女儿正在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