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播出的省《政风热线》节目,曝光阜宁县有多家砖瓦窑厂多次违规生产黏土实心砖,关停后“卷土重来”的问题。6月3日,省工信厅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督办,目前违规企业被强制关停。
按照相关法规,我省行政区内禁止生产黏土实心砖,城镇范围内禁止生产黏土空心砖。但阜宁县排查发现,还有16家砖瓦窑厂烧制黏土空心砖。距全面关停淘汰该类工厂截止期限仅有近半年时间,传统砖瓦厂即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我省淘汰落后产能还有哪些困难?又该向何处发展?
关停之后为何“卷土重来”
记者近日来到被曝光的阜宁振湖建材厂发现,红砖砌成的砖瓦窑已停工,大量碎砖石堆积在厂房空地前。
阜宁县住建局局长邓正亚告诉记者,该厂占地近80亩,为落后的传统工艺轮窑,确实存在多次违规生产黏土实心砖的行为,去年相关部门已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并罚款10万元。《政风热线》曝光后,县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门整治小组,下发停产通知书,当天采取断水、断电措施,并就地销毁砖坯和砖块。“绝不可能再有下一次。”邓正亚强调。
为何关停之后“卷土重来”?建材厂老板臧某表示,黏土砖价格便宜、工艺简单,这一个多月共完成近万块砖坯和砖块,原料多来自当地人防、建筑工程渣土。“砖大多卖到盐城市区用来装潢,每块卖三毛多,总的算下来还亏损五六十万元。”臧某表示自己也意识到生产工艺落后得不偿失,将着手转型升级,与他人合作筹建工艺较为先进的隧道窑。
媒体多次曝光,主管部门多次整治,当地黏土实心砖生产仍屡禁不止,邓正亚坦言确实存在监管漏洞。“我们在执法管理力量上确实存在薄弱环节,在日常监管上有失管、漏管现象,今后将汲取教训,加强日常监管和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规生产行为,把全县的轮窑厂整治到位。”
黏土砖厂年底全面“退休”
黏土砖瓦行业是传统建材产业,企业生产规模不大,设备工艺较为落后,产出量低,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且污染环境。依法取缔黏土砖瓦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产品,早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早在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要求逐步禁止生产和使用黏土实心砖。年发布的《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到年,江苏烧结砖瓦行业仅保留年产量万块以上的隧道窑生产线。
年至年间,经两轮整治,全省关闭多家砖瓦窑厂,现存仅家,有座为今年底必须要淘汰的轮窑厂。阜宁县现存20家砖瓦窑厂生产企业,当前4家停产,剩余16家生产空心砖,大多为历史形成。
关闭期限将近,如何彻底淘汰烧制黏土砖?阜宁县副县长徐义表示,关停取缔工作涉及到工商、国土、住建等多个职能部门,目前已全部对相关企业告知相关政策。下一步阜宁县将按照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内保留现存的1-2家砖瓦窑厂,引导其转型升级,推广发展新型墙材;同时,依法依规取缔关停以黏土为原料的轮窑砖瓦厂,妥善协调处理好工人就业和其他后续问题。
省工信厅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四级调研员、高级工程师钱瑞表示,淘汰落后产能,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强化责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依法关停取缔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推动发展新型墙材,助力建材产业升级。
转产新型墙材寻求“新生”
拆窑是一次经济发展方式的阵痛,加速产业转型、生产新型墙材则是砖瓦企业寻求新生的方向。省建工建材质量检测中心业务室主任周云介绍,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实心混凝土砖、页岩砖、水泥轻质隔墙板、钢丝网架泡沫板等。
阜宁县晟功筑工工厂内,加气混凝土砌块堆放整齐。企业总经理戴学杰告诉记者,这种墙材多用于非承重的隔墙及框架结构的填充墙,1立方米价格在元左右,虽然比传统红砖稍贵一些,但更加环保,主要使用石粉、工业矿渣或建筑垃圾等,实现废旧循环利用,质量轻,隔音、保温性能好。
周云举例说,一幢落地面积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建筑约需要综合用砖5.4万块,如果使用新墙材建造,约可节约能源3.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硫0.吨、二氧化碳8.吨,保护土地0.亩。
去年2月底,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联合发布《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江苏省墙材产业发展导向》,提出加快推进墙体材料产业优化升级,坚决淘汰砖瓦窑等落后产能,鼓励发展利废新型墙体材料;加快推进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加快推广应用绿色墙体材料。
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型升级加快进行,但行业发展集中度不高、技术含量不高仍然是新型墙材产业的发展瓶颈。钱瑞表示,江苏有0多家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这其中不乏行业龙头企业,但也有不少仍处于中低端水平,需要提升技术水平。记者胡兰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