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王尽美:三首小诗与27年人生

■萧海川

1925年8月,青岛。病榻上的青年,面貌英挺、身材清癯,却已是病入膏肓。他想说话却不时被剧烈的咳嗽打断,咳出来的是一口口鲜血。前来探视的同道友好,见到这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青年并不讨论自己的病情。在弥留之际,他向身边的同志留下遗嘱:“希望全体同志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和为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他就是王尽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今年是王尽美诞生120周年,但他生命的刻度永远停在了27岁。他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辞世的一位。

“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这是王尽美写于1918年的一首小诗。那一年他刚满20岁,刚刚在家乡考取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青年人的笔下,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欢畅,没有“金榜题名时”的自得。唯有对时代的冷眼相观,在胸中郁结起一股热血豪气。彼时中华,国虽泱泱,萎靡倾颓,列强斜睨。这一年,国门之外,硝烟漫漫,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这一年,国门之内,枪声四起,争权夺利鱼肉百姓的军阀混战仍难见休止。

王尽美在泉城求学期间,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他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这份半月刊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刊载了诸多有关社会改造的文章,抨击时弊,启发青年觉悟。

“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这是王尽美最为著名的《肇在造化——赠友人》。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921年在写下这首短诗后,他便将“尽美”变作自己的名字,来彰显自己的志向与主义。那就是为全人类实现尽善尽美的社会理想。

也是在这一年,他与邓恩铭作为济南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多年以后,中国走出历史阴霾的道路探索,都会追溯到这次非凡的会议。对王尽美来说,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志,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沪上归来的王尽美,转身投入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在中共中央代表的指导下,他在山东建立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担任书记。1922年1月,他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7月,他再赴上海出席党的二大。他所参与起草的《劳动法大纲》,成为这一时期党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

山海关、秦皇岛、广州、天津、济南、青岛、青州、潍县……王尽美四处往来奔波,为民族振兴、人民觉醒贡献着光与热。长期的忘我工作与艰苦生活,让他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即便如此,他依然抱病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等,直至在工作的最前线溘然而逝。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1961年,同为中共一大代表的董必武挥笔写下了这首《忆王尽美同志》,追忆英年早逝的革命战友。

斯人已逝,英魂长存。在王尽美的家乡,今天的山东省诸城市,一座王尽美烈士纪念馆承载着当地百姓对他的思念与牵挂。王尽美的红色基因被一代代后人所继承,他的儿子、孙子、曾孙都先后紧随他的足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上继续不息地奋斗向前。

廖仲恺:一门忠烈扶助农工

■刘白云

“‘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这是廖仲恺先生在狱中写给儿女的诀别诗《诀醒女、承儿》中的一句,我认为,这是廖仲恺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大学四年一直做兼职讲解员的90后大学生谢思婷正声情并茂地向参观者介绍。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坐落在为追念廖仲恺先生而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院内,该学校已从中专学校发展为本科高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馆内收藏了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及其儿女廖承志和廖梦醒一家两代人为中华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珍贵史料。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号夷白,字仲恺,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

1903年,廖仲恺与夫人何香凝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两人在日本东京结识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从此坚定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洪流。

1905年,廖仲恺夫妇协助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廖仲恺担任同盟会总部的副会计长和外务部副部长。两人在东京的家,也成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联络站和集会场所。

1922年8月,孙中山先后会见了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和苏俄使节越飞的代表,决心联俄联共,接受改组国民党的建议。廖仲恺两次奉命前往日本与越飞会谈,在国民党改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23年2月,在孙中山返回广州复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后,廖仲恺先后担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和广东省省长等要职,全力协助孙中山进行国民党改组工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后,廖仲恺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央党部工人部部长和农民部部长,2月又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代理委员长。

国民党一大后,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廖仲恺非常重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运动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他与共产党真诚合作,忠实执行“扶助农工”政策,积极支持工农运动。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坚定维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维护国共团结和国民党的革命方向,成为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左派的核心和旗帜。他也因此被国民党右派视为夺取党权、拆散国共合作的重大障碍。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前往参加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会议途中,被国民党右派豢养的暴徒刺杀于中央党部楼前。9月1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广州的黄埔军校师生、工人、农民、市民群众等20多万人前往悼念。

壮志未酬身先死,廖仲恺以他的壮年生命,为中国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曾赞誉他是国民党之重心、“工农运动和反帝国主义运动的积极领袖”,高度评价他“一生苦斗,革命为党,牺牲为国”的崇高革命精神。

在廖仲恺的革命生涯中,何香凝始终给予其坚定的支持。她曾作《赠别》诗为丈夫壮行:“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廖仲恺遇害后,何香凝强忍悲痛继承丈夫未竟的事业,为巩固革命统一战线而继续奋斗。

在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下,廖承志和廖梦醒在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廖承志参加过长征,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身陷囹圄而矢志不渝,逐渐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梦醒从抗战时期起担任宋庆龄的秘书,长期战斗在特殊战线上。

今天,当我们回溯历史,依然会被这一门忠烈前仆后继、向死而生的爱国情怀和事迹所打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蔡瑞燕说,英烈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本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大的生命力,不因时代的变化而褪色,真正了解,就会受感染。

2017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90周年校庆时,将何香凝当年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确定为新校训,教育师生继承廖仲恺、何香凝为民族复兴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务实笃行,服务社会,情系农工,立志报国,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奋斗。

李慰农:报国一生为工农

■徐海涛

人间四月,在安徽巢湖之滨、浮槎山下的一片千亩桃园里,郁郁葱葱的油桃树已开始挂果。这里的油桃被注册为“慰农牌”,群众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李慰农。

李慰农,原名李尔珍,1895年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一个贫苦农家。他自幼聪颖勤学,高小毕业后攻读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书籍,目睹父老乡亲疾苦,形成了朴素的“农业救国”思想,立志振兴农业、拯救农民。

1912年,他考取安徽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赴校前夕,特更名为“慰农”,寓意要以实际行动慰藉苦难的农民大众。1915年夏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农场管理员。在此期间,他接触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到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中国才有希望。五四运动时期,李慰农成为芜湖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推动了爱国运动的发展。

1919年,李慰农与蔡和森等50多人一起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6月,李慰农和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李维汉、王若飞等18人,在巴黎西郊召开中国少年共产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李慰农随后被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23年,周恩来被选为旅欧总支部书记,李慰农为总支部成员。1923年底,李慰农从法国转往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参加中共旅莫支部的活动。

1925年,李慰农奉党中央指示回国,被分配到山东工作。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力量,中共山东省委派他去青岛。他到任后,立即参加了全市党组织的领导工作,整顿和发展地方党组织,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同年四五月,青岛大康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李慰农立即派党员去联络各厂工人举行联合大罢工,声援大康纱厂的罢工。6天之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18000余人。随后,全国各地工人纷纷声援青岛工人的罢工。青岛的工人、学生及知识分子也群起声援。迫于强大的压力,大康资本家于5月9日与工人代表签订了九项复工条件。历时22天、闻名全国的青岛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

5月29日,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奉系军阀制造了“青岛惨案”。第二天,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李慰农组织了“胶济铁路总工会沪青后援会”,发动工人积极分子在青岛、济南等地揭露和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罪行,发动募捐,慰问罢工的阶级弟兄。7月26日,李慰农在去小鲍岛召开秘密会议时被反动军警逮捕。敌人逼他说出在青岛的“同党”,李慰农坦然地说:“青岛的工人全是我的同党!”29日,李慰农在青岛团岛海滨的沙滩上被反动军警秘密杀害,时年30岁。

“在家乡的时候,他的志向是让本地农民过上好日子。外出读书、尤其是加入共产党之后,他的志向变成了让全中国的穷苦人过上好日子!”巢湖市庙岗乡党委原副书记王淦说,李慰农的一生都在为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学习、奋斗、革命!

在李慰农的家乡巢湖市庙岗乡路店村,61岁的退休教师杨庆忠说,自幼就常听父辈说起李慰农的传奇故事,“直到现在,他还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感染着一代代人!”

王淦介绍,李慰农的精神和事迹是巢湖市庙岗乡党员干部“三会一课”、道德讲堂和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地准备修复李慰农故居并为其立碑,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

李慰农是在青岛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位共产党人,青岛人民没有忘记他。1989年6月,青岛团市委在青岛建立了李慰农烈士雕像。如今,李慰农公园已经升级建设成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党建文化公园。

顾正红:在五卅运动中永生

■邱冰清

坐北朝南的农舍,泥墙草屋,木质门窗。屋内为数不多的家当里,磨、对臼、刀架、水缸等农具占了大部分。这是江苏盐城滨海县正红镇正红村的顾正红烈士故居,老房子、老物件都在静静诉说着顾正红的过去。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燃遍整个上海,席卷全中国。而共产党员顾正红的壮烈牺牲,正是这场运动的导火线。

顾正红,1905年出生在江苏阜宁(今属滨海)一个贫苦农家。幼时挖野菜、割牛草,青黄不接时讨过饭。1921年家乡遇水灾,顾正红随母亲到上海,找到在一家小油厂做工的父亲,一家人在沪西一个贫民窟里住下。

顾正红曾在上海日商内外棉九厂、七厂当过工人。外国资本家对中国工人经济上的榨取、肉体上的摧残、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折磨,在顾正红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24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的工人夜校和沪西工友俱乐部,并很快成为俱乐部积极分子。

1925年2月,上海22家日商纱厂工人先后举行罢工,顾正红参加了工人纠察队和罢工鼓动队,积极投身运动。就在这场斗争中,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应对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1925年5月15日,日本资本家宣布内外棉七厂停工,不准工人进场。顾正红率领工人冲进工厂要求复工和发工资,高呼“反对东洋人压迫工人!”

日本大班凶狠地朝顾正红开枪,子弹击中他的小腿,他忍着伤痛振臂高呼:“工友们,大家团结起来,斗争到底!”敌人再次开枪,击中他的小腹,他紧紧抓住身旁一棵小树,顽强挺立。刽子手又向他连开两枪,用刀猛砍其头部。顾正红,这位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年轻的共产党员,在反帝爱国斗争中,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正红村,顾正红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顾正红的后人顾明兄告诉记者,他就是听着顾正红的故事长大的。故事里顾正红的父亲总对子女强调,做人要正直勇敢,淡泊名利。“我们顾氏家族一直也把这句话当做我们的祖训传承至今。”顾明兄说。

距离顾正红离世已经有九十余年的时间,家乡的人民不曾忘记他。上世纪70年代,原正红人民公社在草屋东侧新建两间砖瓦房给烈士母亲居住。其母离世后,顾氏家族都将看护其故居视为己任。近年来,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故居的泥土墙墙体破损、剥落,各级政府对故居进行6次修缮,花费40余万元。正红村村支部副书记樊虎说,村里每周会有固定人员去进行打扫、维护。

顾正红为民谋福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当地的百姓,当地村委和学校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学习烈士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作为“江苏省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也常常迎来祭拜烈士的人们。樊虎说:“我们就是要学习顾正红烈士勇往直前的魄力,将胜利看淡,将苦难看轻。”

“生如闪电之耀亮”的青年先锋——高君宇

■霍瑶

从太原市出发,往北百余公里就到了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著名政治活动家高君宇的出生地,也是他16岁以前一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峰岭底村东,依山而建,山上青松翠柏,迎接前来参观瞻仰的人们。纪念馆下院的中央,高君宇的全身铜像静静矗立,这位革命先驱身着长衫,手握书卷,尽显当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呼号的风貌。

1896年10月,高君宇出生在当地一个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受父亲的影响,他思想活跃,赞成新生事物,向往变革与革命。

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1919年参加领导了五四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

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锤炼,使高君宇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担当起在中国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任。1920年,他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长辛店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领导发动了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1920年冬,高君宇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50余名党员之一。

1924年夏天,高君宇回到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1924年下半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924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协助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当地的文保工作者李国成发掘、研究高君宇英雄事迹已经二十多年了。谈到这首革命诗歌,他动情地说:“伟大的信仰让高君宇充满力量,他因奔波不息积劳成疾,但却不顾个人安危,且随时准备为革命付出自己的生命。他如同闪电一般,划破旧世界的黑暗,悄然点亮中国的未来。”

如今,高君宇的故乡峰岭底村正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故居周边43户村民喜迁新居,村里的学校、纪念广场、文化大院等,或维修改造,或选址新建,都以崭新面貌映现在山水环绕之间。峰岭底村党支部书记王旭珍告诉记者,多年来,一代英烈高君宇的事迹在娄烦县家喻户晓,君宇精神更是融入峰岭底村3700余名百姓心中。

2013年6月,修复后的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月均接待游客3000余人。2017年,有7万余人前来参观,有许多单位选择在这里举行入党、入团仪式,进行党团员培训。学校也纷纷组织青少年学生来这里聆听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人前来瞻仰英烈高君宇,他是我们这儿的骄傲。”王旭珍说,我们一定要把君宇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坚守理想信念,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不懈奋斗。

宁死不屈的劳工律师——施洋

■李伟、俞俭

在武汉市武珞路繁华闹市地段,有一片宁静天地——施洋烈士陵园。

恰逢清明前后,不少市民前来瞻仰、纪念英烈,纪念碑前布满鲜花。拾级而上,大道两旁松柏林立,氛围庄严肃穆,施洋同志的塑像巍然耸立在广场中央。

站在施洋烈士纪念碑前,仿佛还能听到他在刑场上喊出的那句话: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

施洋,湖北省竹山县人,生于1889年。1907年考入郧阳府立农业学堂学蚕科。课余时间他阅读进步书刊,苦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1910年,施洋转入郧阳农业中学,1915年,就读于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1917年毕业后与武汉法学界人士组织法政学会,主张律师要保障人权、伸张公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施洋以武汉律师公会副会长的名义,召开紧急会议,提议发通电,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并深入学校,指导和推动学生的爱国斗争。

1920年秋,施洋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同时,他还深入产业工人居住区,了解工人疾苦,参与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宣传社会主义。1921年10月,他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底,他指导汉阳铁厂取得罢工胜利,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并被聘请为该会法律顾问。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他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2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劳动者的律师施洋英勇牺牲,时年34岁。

施洋故居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有两处,一处在麻家渡镇桂花树村施家湾,另一处在宝丰镇中心集镇上,新中国成立后竹山县人民政府将施洋烈士的母亲和妻子迁移到此。两处故居目前保存完好,已成为当地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桂花树村施家湾,施氏家族世代“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崇德向善”“清白传家”“忠勇报国”的家规家风,成了施氏后世子孙修身立业之本。

为传承弘扬以施洋烈士家族为主的好家规、好家风,多年来,当地还把“传承好家规好家风”教育活动纳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内容,制作家规家训牌匾、壁画、宣传画,悬挂在农房墙面、农户门前及家中。家规家训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孕育出这里的良好家风、民风和村风。

如今,施洋的家乡竹山县脱贫攻坚正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施家湾的施家子弟们,正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奋力前进。施洋小学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给人无限的希望。

工人运动先驱——林祥谦

■新华社记者 陈弘毅

在福州市区南郊的闽侯县祥谦镇,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背倚青山,面朝一江碧水。苍松翠柏环绕间,陵园大门处矗立着一座花岗岩石雕砌成的塑像:一个青年工人站得笔直,泰然自若,双手抱于胸前,目光坚毅地望着前方。

他,就是工人运动的先驱林祥谦烈士。9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最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林祥谦血洒大地,英勇就义。

拾级而上,庄严肃穆的林祥谦烈士纪念堂出现在眼前。一件件珍贵的历史照片、烈士遗物和历史文字资料,把参观者带回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1892年,林祥谦出生在闽侯的一个贫农家庭。1906年,年仅14岁的林祥谦进入马尾造船厂,成为一名学徒。他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钳工的技术。1912年,林祥谦进入京汉铁路江岸机车车辆厂当钳工,1913年转到工务修配厂当铁路工人。当时,京汉铁路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铁路运营收入是军阀吴佩孚军饷主要来源之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工人中进行广泛而通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教育。在这段时间里,林祥谦逐步接触到进步思想,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不久,他担任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干部,并于192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推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领导铁路工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行坚决斗争。

1923年1月,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当天,参加会议的工人代表不顾生死,冲破反动军警的重重包围,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等口号,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并决定自2月4日起举行全路总罢工。

2月4日,京汉铁路2万多工人举行大罢工,1200公里的铁路顿时瘫痪,总工会对外发表宣言,并提出了维护工人权益的五项条件。大罢工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恐慌。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集两万多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残酷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2月7日,林祥谦不幸被反动军阀、湖北省督军府参谋长张厚生逮捕,捆绑在江岸车站的电线杆上。军阀用刀砍向林祥谦,逼他下令复工。在屠刀面前,林祥谦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断然拒绝复工,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

“我们还小的时候,就听奶奶一遍遍地说起,在那个雪花纷飞的寒夜,刽子手的屠刀一刀刀地向爷爷身上砍去。爷爷拼尽全力高喊‘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祥谦的大孙子林耀武告诉记者,“在我眼里,爷爷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需要革命先行者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就算他看不到梦想实现的那天,他也要用鲜血唤醒更多的人民,所以爷爷视死如归。”

1928年,党组织派人帮助林祥谦烈士的妻子陈桂贞运送烈士棺木回到家乡,草草掩埋在闽侯县枕峰山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林祥谦烈士的丰功伟绩,党和政府决定在烈士的家乡枕峰山西麓建造陵园。1963年初,陵园完工并对外开放。

站在覆鼎形的烈士墓前,花岗石砌筑的照壁式墓碑上镌刻着郭沫若手书“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微风呜咽,英雄沉睡在壮阔山河之中。清明节已过,依然不时有群众前来祭扫烈士墓,敬献上洁白的雏菊。

“有信仰,有正气,有纪律,克随性,有爱心,乐助人。”如今,林祥谦烈士的后人将他的精神浓缩成这样一则家训,并一代代传下去,教育子女,影响他人。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要有自己坚定的信仰。爷爷在那个年代,为了信仰选择了英勇就义;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要弘扬正气、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让烈士的鲜血不白流,让烈士的精神永远传递下去。”林耀武说。

“陆军上将”——邓铿

■新华社记者 李雄鹰

在广州市黄花岗公园内七十二烈士墓东南侧,有一座民国陆军上将之墓巍然壮观,墓碑是孙中山先生亲题,这就是邓仲元墓。清明时节,园内青松翠柏,相互辉映,蔚为壮观,庄严的墓碑前,堆放着人们敬献的鲜花。

邓仲元(1886年-1922年),原名仕元,别名铿,原籍广东梅县,因其父在广东惠州惠阳淡水经商,从而落户淡水。 邓仲元早年就读于惠阳,后肄业于崇雅学堂。1905年他19岁时考入广州将弁学堂步兵科,毕业后留校,任步兵科教员兼公立政法学堂体操教习,不久任代区队长。1907年升任该校学兵营排长兼代左队队官。

辛亥革命爆发后,邓仲元与陈炯明等在惠阳淡水首义,继而率兵进攻惠州,与敌作战,身先士卒,率众击溃敌军,迫使惠州守敌投降,光复惠州。任东江第一军参谋长,后改编为陆军第一混成协,任协统。

1913年邓仲元任琼崖镇守使,后起兵反袁,与龙济光激战于三水,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他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军务部副部长,旋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密谋在广东举行起义,并任广东讨袁军总司令,与朱执信等人在香港、澳门设立指挥机关,与陈可玉策动陆军团长邓承昉在饶平起义,另命洪兆麟在惠州举事,均未成功。

1915年邓仲元奉命赴新加坡筹募讨袁军费。1916年他任中华革命党东江司令官,参加讨袁驱龙(济光)战役,攻博罗、石龙,与广州、惠州、东莞之敌苦战月余。

1917年11月粤军成立,邓仲元任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1918年,随陈炯明率军援助福建民军,攻克闽南20余县。1920年率部回粤,年底驱逐了盘踞广东的莫荣新。

1921年5月,邓仲元任广州军政府第一师师长兼总司令部参谋长。同年夏,击溃犯粤的沈殿英、刘震寰部。接着,他积极支持孙中山北伐,担任后方筹饷械的任务。

1922年3月21日,邓仲元亲赴香港接其老师周善培来广州,傍晚抵达大沙头广九车站时被人暗杀,经抢救无效于23日去世,终年36岁。

孙中山痛失良将,追授邓仲元“陆军上将”,安葬于广州黄花岗。孙中山亲题“邓仲元先生之墓”墓碑,胡汉民撰写“陆军上将邓仲元墓表”。1929年7月24日国民政府令拟照上将阵亡例给恤。

广东仲元中学始创于1934年,是专为纪念邓仲元将军所创办。该校历来重视继承与发扬仲元精神,每年清明时节,仲元中学都组织全体高一年级1000多名学生,到黄花岗烈士陵园开展祭奠活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鞠躬致意、默哀悼念。仲元中学校长谭小华说,吊念先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铭记革命事迹,学习七十二烈士及邓仲元将军勇于斗争、刚正不阿的爱国主义精神。

据悉,为更好地铭记邓仲元将军的历史故事,广东仲元中学艺术科组以历史剧为载体,正积极筹备编排历史剧《仲元之光,那年那月的仲元人》,预计于5月面向全校师生及大众公演。

护国元勋——蔡锷

■新华社记者 陈文广

漫步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的林荫小道上,远望蔡锷故居,它背靠蔡家山,坐东朝西,三间正房带一间小侧屋,结构保留着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特征,为悬山顶土砖、上盖小青瓦单层的普通农舍。这里曾经是蔡锷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废旧制蔡公去矣,正气昭昭怀典范,开新业锷刃存之,雄心勃勃展鸿猷。”跨过这块石牌坊就进入了蔡锷乡,它不仅起着划分地界的作用,还代表着人们对革命先驱蔡锷将军的无限怀念。蔡锷乡原名蒋河桥乡,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为纪念蔡锷特改名为蔡锷乡,而后村民修建了这块石牌坊,供后人观瞻。

在蔡锷故居工作的讲解员廖文婷说,蔡锷将军是从湖南邵阳走出去的著名讨袁护国、再造共和的政治家、军事家,毕生致力于救国救民。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才华横溢,善于把握时局,富余胆识和谋略,可惜他英年早逝。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 

蔡锷年少求学时忧国忧民、奋发图强,13岁中秀才,15岁入湖南时务学堂,17岁赴日留学。1900年,蔡锷回国参加唐才常发动的自立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复返日本,改名为锷,投笔从戎,入成城学校习军事,立志流血救国,于1904年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蒋百里、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

归国后,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编练新军,整军经武,培养军事人才,为反清革命殚精竭虑。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云南积极响应,发动和领导了昆明新军“重九起义”,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并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督滇期间,蔡锷在维护云南及其周边统一和稳定的同时,领导军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具有民主革命性质的改革,对于推进云南经济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救国于危难,毅然与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举义,兴兵讨袁,并抱病亲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兵赴川南与袁军顽强作战,最终迫使帝制取消,共和恢复。蔡锷也以再造共和之殊功,被誉为护国元勋。

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署省长,致力治川,但因喉疾加剧,赴日就医,1916年11月8日病逝医院,年仅34岁,次年4月12日,被国葬于岳麓山,为民国国葬第一人。

“蔡锷将军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他既继承了勤奋、俭朴、清廉的传统美德,又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浸染,竭尽毕生心血捍卫民主与法治,不惜献出生命。”研究蔡锷将军史料的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曾胜程评价说。

如今,蔡锷将军去世已有102年,蔡锷故居周边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前往谒拜和参观者络绎不绝。据介绍,2006年,蔡锷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湖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省级红色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约30万人次。

辛亥革命元勋——黄兴

■新华社记者 刘良恒

暖春四月,春光明媚。从位于长沙城东南角的地铁2号线光达站出来,再转公交车坐几站路,就到了辛亥革命元勋黄兴故居纪念馆。

这里如今属于长沙县黄兴镇。放眼望去,丘陵起伏,垅田交错,郁郁青青。黄兴故居为硬山顶、小青瓦的土坯木结构,前有水塘,后有花园,四周有护庄河环绕,具有浓郁的湖南昔日乡绅大户庄院的风格。

长沙县黄兴故居纪念馆馆长胡群义告诉记者,黄兴逝世后,众多革命者写下挽联,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其中,章太炎先生撰写的挽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高度概括了黄兴一生的丰功伟绩。

黄兴原名黄轸,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善化县龙喜乡凉塘(现在的长沙县黄兴镇)。

黄兴5岁在父亲私塾启蒙读书,8岁在萧举人的私塾读书,11岁师从退休翰林周笠櫵,1893年入城南书院,1898年调长沙湘水校经堂,复选调武昌两湖书院深造。

1902年,黄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去日本留学。1903年,沙俄强占我国东北,黄兴与各留日学生组织一支“拒俄义勇队”,准备赴东北抗击沙俄,结果却遭到了清政府的极力阻止。

这个时候,黄兴意识到,反帝必须反清,于是毅然放弃留学,回国开展反清革命。

1904年2月15日,黄兴在长沙创建革命团体华兴会并担任会长。1905年7月,黄兴与孙中山在日本相识。随后两人就革命团体和反清问题达成一致。当年8月20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黄兴担任执行部庶务总干事。

同盟会成立后,黄兴更是策动和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1908年,黄兴率中华国民军南路军200余人在广西钦廉上思一带,相继与2万余清军鏖战40多天,以少胜多,七战七捷,威名大震。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身先士卒,亲率敢死队百余人,猛攻清廷两广总督府,虽被枪弹击中右手食指中指,仍坚持战斗,最终因敌众我寡,起义失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10月28日抵达武昌,11月3日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在黄兴指挥下,起义军在汉口、汉阳与清军血战,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赢得了时间。

1911年12月中旬,黄兴被各省代表会议推举为大元帅,但黄兴坚持应由孙中山来担任大元帅。在革命过程中,黄兴始终坚持孙中山的领导地位,甘当配角。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被任命为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4月,黄兴被委为南京留守,6月,辞去南京留守一职。

1913年7月29日,南京讨袁战事失利,黄兴由上海避走香港,后去往日本。为促进党内团结,一致讨袁,黄兴于1914年6月底前往美国等地。在此期间,黄兴多次致函革命者,敦促兴师讨袁。

1916年7月8日,在国内各界邀请下,黄兴归国抵上海。但由于积劳成疾,他于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时年42岁,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在这位辛亥革命元勋逝世百余年后,黄兴的家乡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被浏阳河三面环抱的黄兴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区位优势明显,是长沙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如今正着力打造“黄兴现代市场群”“黄兴文化产业园”“高铁会展经济区”“汽车及配套产业走廊”四个特色版块。

“首义功臣”——蒋翊武

■新华社记者 柳王敏

沿着长沙岳麓山羊肠小道拾级而上,至麓山寺正门附近,一座汉白玉方形碑塔立于眼前,青松翠柏掩映下的“蒋公翊武之墓”六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清明时节,细雨纷飞,蒋公墓冢四级平台的基座上,摆满了鲜花。孙中山曾评价他:“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一代革命英烈的事迹,供人凭吊、追慕和传颂。

蒋翊武(1885—1913),汉族,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初名保勷,字伯夔。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武昌首义的主要组织、领导者。

蒋翊武少时勤奋好学,天资聪颖,“为人豪爽,洒脱不拘,关心国事,抱负非凡”。1901年,蒋翊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澧州官立高等小学堂学习。1903年,进入常德西路师范学校学习。少年蒋翊武广泛“搜求披阅”革命书报,了解国内外发展趋势,思考各种社会、政治思潮,积极投身学运和青年革命活动。

1904年,黄兴策划长沙起义。蒋翊武积极参与密谋,并与刘复基、梅景鸿等一道加入华兴会,配合副会长宋教仁在常德联系学界、会党、巡防营士兵等,集结力量,以谋响应。后事泄失败,被学校开除学籍。

组织辛亥武昌起义,是蒋翊武革命一生最突出的贡献。1909年,蒋翊武投入湖北新军后,发起组建文学社,在新军中发展会员,聚结力量,完成宣传、组织、军事准备。1911年夏,他积极促成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担任文学社社长,被推举为武昌首义总指挥。起义前夕,时任起义总参谋长的孙武在汉口试制炸弹失事,武汉军警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相当危急,蒋翊武以总司令名下达起义的十道作战命令,促使起义在仓促爆发的情况下有序地走向成功。其后,他又积极襄助莅临武汉指挥的民军总司令黄兴。汉阳失守后,蒋翊武临危受命,任战时总司令部监军,坐镇指挥,在武昌保卫战中“却强敌,守危城”,牵制了北洋军阀的精锐兵力,有力支持了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

“中华民国”成立后,蒋翊武不以“首义功臣”自居,创办《民心报》,监督政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