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先民的意念信仰文化“自然灾害与求天保佑”
求天保佑意念信仰文化的时代特征“求天保佑”意念文化起源是农耕先人在遇到各种灾害时,无法解释自然现象而产生的一种求存求安的意念。在农耕活动中,涝、旱、洪、风等多重自然灾害频繁,使农耕人饱受痛苦折磨,在广阔的沼泽湿地上劳作,人们的意念首先是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大自然往往不如人意,不时用洪水海啸、强对流天气及台风等自然现象来制造灾害。有的地方,自然灾害呈周期性发生,农耕人苦心营造的农田及集居群落经常受到多种自然灾害破坏,有的地方农耕者无法获得稳定的生存环境,民间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传说。乾隆十八年()年,黄河又溢五套,水落挂淤。乾隆四十一年(年)河溢二套。乾隆五十四年(年)云梯关下黄河南岸决堤。据《阜宁县志》记载:“从年至年相继发生水灾、海啸16次;~年有5次卤水倒灌”。
辛苦劳作的农耕人,希望依靠一分耕耘能获得一分收成,对不可控的周期性自然性的灾情无法认知,产生对“天"、“神”的依性思维,求得老天保佑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剂,催生依靠寺庙,庙会烧香等活动求天神保佑的生存意念文化。年,美国传教士将基督教传入,之后在黄河故道入海口的响水县区域内就有48处教会点。康熙三十五年,河臣董安国以海口淤浅,筑拦黄坝于云梯关下,欲使河水改道马家港(小黄河)入灌河,马家港浅狭,当年大水难以承泄,几为河沙淤塞,次年6月大水冲倒拦黄坝,河面冲成宽余丈;后来淮复故道,帝赐名“大通口”置“铁牛”镇之,以求铁牛保佑,强化了“求天保佑”的生存依念。民国19年(年),信佛教的人较多,佛教庵分布于五河村、六套村、五套村、七套村、亭泉村、九套村、以刚村、双港村等地。据年版《响水县志》页佛教中记述:“民国19年(年),哪里遇有灾难,哪里就建庙宇求佛爷保佑”。清代响水口规模较大的寺庙有天后宫、三官庙、龙王庙、南庵、北庵。双套在康熙年间有禹王寺、嘉庆年有毗卢庵、梅奶奶庵等众多寺庙,庙会活动频繁,用西方“跳大神”的意识当宇宙真理来求得保佑,精神上产生“神”文化。庙会活动期间,出现了买卖式交换,渐渐转化成农、渔、盐、编织品等农耕产品交易集市。
新中国建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史唯物观的普及、通过开河治水、农田改造、科学知识推广,大幅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宣传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雷峰、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破四旧立四新等教育活动,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全新的信仰意念,求天保佑被淡化。到年,宗教没有组织和活动场所,活动基本停止。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否定和攻击前30年的集体化机制的思潮,在宣传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有的人打着各种口号,有的烧香求佛,有的先富起来的人重思求天保佑意识,教会组织再度出现,放弃集体有制构建起来的大公无私意识信仰。0年代之后,求天神保佑意识思维,成为部分先富起来人化解心理压力的方法。8年,响水县境内有基督教活动点48个,佛教堂点1个,登记在册基督教信教人员2.28万人、佛教居士多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