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广播里报天气预报,结尾时总要报一下水文信息:“通扬河水位**米,串场河水位**米”。那时候并不知道串场河在哪里,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直到最近,写一篇海安船闸的文章,查地图,才第一次比较清楚地知道了串场河的大致位置以及基本流向。但对于串场河的历史文化并不熟悉。
前些天,骑车去东台市的富安古镇探访,路上遇到几个
民工在修筑河边文化园,串场河几个铜字特别显目。我问其中一个领头的,这条河就是串场河?
是啊,这是我们东台人民的母亲河啊。
东台富安这条河是从我们海安流过来的,我们也有串场河。
你看,我们这边的串场河都整修了,新建了桥梁水闸,河坡也整治了。海安那边也弄了吗?
东台市富安古镇串场河雕塑海安这边的河道管理水平应该是高于东台的,至于串场河怎么整治的,还真的不知道。
从东台回来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也到串场河的一些河道去做了实地考察。对串场河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
串场河是长江以北,滨海沿线的重要人工河道,最早开凿于宋咸淳五年(公园年),李庭芝为两淮置制使,在范仲淹开挖河道、取土用于修筑捍海堤的基础上,凿河四十里,将原先许多不连通的河塘连缀成一条通畅的河流,连通运盐河(老通扬运河,古称上官运盐河,最早开凿于汉代),即为今天串场河的肇始。是河一成,将许多大的盐场串联沟通,串场河基本成形。因为流经各大盐场之间,有串联盐场、勾连交通之便,故谓之串场河。明代经过疏浚改造,才大致具备今天的规模。
串场河以上官运盐河(老通扬运河)为界,分南北两段。
串场河与新通扬运河交叉处(海安段)南段在启东、海门、通州、如东、如皋等境,入上官运盐河。《清志通州》载:串场河“在州东北。串吕四、余东余中、余西及金沙、西亭、石港诸场,出丁堰闸,会于运盐河。一从立发河进口,串丰利、掘港、马塘三场,亦出丁堰闸,会于运盐河。北段南承运盐河,北流至东南,经富安场,沿范公堤西流,经东台市西,入兴化市东境,北流贯盐城市境,至阜宁南入射阳河。”(注:这里的运盐河皆为老通扬运河,即古上官运盐河)《方舆纪要》卷23兴化县“海沟河”条下引《泰州志》:“串场河自州东之西,引流而东北,经东台场,又北至河垛场,又北丁溪、草堰二场,西去兴化县百十里,又北白驹场,西南去县西二十里,又北至刘庄场,又北至盐城县之伍佑、新兴二场,又天妃口、庙湾等口而入海。经流于中十场之间,故谓之串场河。串场河之“串”,串联沟通之意也;“场”,盐场之谓也。
串场河自开凿以来,经历代不断拓展疏浚,形成了一条长近千米(一说千米),宽达40——70米的重要运河。从阜宁县向南经盐城东台等市到海安县,南通通扬运河、北通射阳河,为上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调节河道和重要的航运河道。
因为,串场河有南北两段,故河上造桥,均名为“串场河桥”或“串场河大桥”,实则并非只有一桥,很容易弄混。如果使用地名导航,建议查询清楚后再行定位,避免南辕北辙。
百度地图查串场河桥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串场河,因其开凿之初,主要用于运盐,故古代也称其为“运盐河”。是极为重要的水上运盐通道,将沿海各大盐场生产的海盐通过水路转运到扬州入仓交易。串场河开凿以前,盐场运盐,全靠人力肩挑车载,长途运输,运力小,耗工多,极为烦累。此河一通,船载运盐,运能剧增,交通大为简便。运盐之外,也促进了沿途物产的交流,为苏北滨海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沟通江淮,繁荣了苏北经济。海安境内的一些串场河段,已经在连申运河改造时并入连申航道,水深河宽,可通行百吨以上大船。
串场河海安段串场河的另一大功是水利。雨丰时排涝,水乏时抗旱。为沿途百姓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不仅滋养了沿途的万亩良田,使其滋润肥沃,更滋养了两岸千万生民,使百姓摆脱喝苦咸水的运命。东台人民尊其为母亲河,就是感念串场河千百年来的灌溉之利,滋养之功。
串场河连通上官运盐河(老通扬运河),水量丰沛,助力沿途百姓改良盐碱地,造就了万千适于耕种的沃土,百草丰茂,树木茂盛,各种动物齐聚,吸引数万民众来此居住、繁衍生息。
富安老街上的古巷串场河,这条从宋代开始逐步形成的人工运河,有漕运之功,生民之利,不仅滋养了一又一代江淮儿女,也带来了沿线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大运河一起共同铸就了江淮福地的辉煌历史。
河边人家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