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淮剧早期阶段,长期在露天的草台和庙台演出,它的化妆、服饰、砌末等等,都是因陋就简,近于生活。到江淮戏、淮戏阶段进入城市以后,受到徽、京等剧的影响,才有了行头、盔箱。直到三十年代初,才开始形成较完整的舞台美术体系。

01

奠基成形时期:“香火戏”阶段

“香火戏”是淮剧发展的最初表现形式,它主要依附“僮子”做会,通常用“黄元”(一种巫医用纸)折叠起来做官帽,挂上玉米须或麻丝当胡子,穿上妇女的花衣裙裤,戴上纸花,装扮成各种不同的人物。这种简单的表演方法,只是一种借助手段,而不具备完美的戏剧形态。

后来,淮剧由坐唱到搬演一些小生小旦的“对子戏”,这时艺人们重视打扮,遇逢年过节,玩灯谢神的活动中,开始用鹅蛋粉、桃红、锅底灰作化妆品,并借用老奶奶烧香拜佛的“黑包头”、“小勒子”,插上铅丝穿成的玻璃珠和纸花,这就是旦角的头面了。

生角戴的耳蓬子、胡须用麻丝染制,或用棉花染色,浆糊粘贴。服装除向当地富家借用外,同时选购花布缝做“系带大衭式”的长衫,可以生、旦同穿。彩裤用土布染红,香鞋(当时称杠鞋)香袜自绣自做。玉带选用箍桶篦(bì)子包布,朝笏(cháohù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以指画和记事)则以牛肋骨代替。将布骨子剪刻成枪、矛等兵器形状,然后涂上色彩,安装在用红白布条裹成的竹杆上,系上麻丝染成的红缨。刀剑则请铁匠加工制作。

02

繁衍变革时期

二十年代初,淮剧进入大城市,原来的表现形式还不能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商业化竞争的需要,因此,又把提高和丰富剧种的舞台美术作为争取观众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向京剧学习,一方面搬用京剧程式化的服饰、造型。后来,衣箱老板和主要演员,为了赶时髦、摆行头,以迎合观众审美情趣,又购置了不少风靡一时的越剧服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某些剧团几乎被这些服装取代了原来的京剧服饰。此时淮剧舞台上的装扮,虽然风格杂乱,但在服饰美化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早期淮剧《官禁门灯》

年,八路军和新四军会师盐城,淮剧发源地成了抗日斗争的主战场,尽管战争、灾荒连年不断,一些职业戏班和爱国艺人仍坚持在盐阜一带演出。由于战争环境险恶,经济、物资困难,戏剧家不得不从实际出发,进行舞台美术创作。当时的战地文工团。多为广场演出,所谓舞台装置,就是请当地的群众扛一扇形土台,用木头或粗竹搭成框架,只装大幕和底幕,不装边案,这样好让三面观众看戏。将铜盆装满豆油,用棉花捻点燃,作为舞台照明。

淮剧下乡演出

03

飞速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文艺方针、政策,使剧团获得生机,从五十年代起,各团相继建立起舞工组。有的团将外地画师请来设计、绘制,通过多种渠道,促使舞台的净化与美化。少数有条件的剧团选派舞美人员到戏剧院、校进修。

同时,国家又给剧团分配从事这项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为发展提高淮剧的舞台美术输进了新的血液,使这支队伍逐步健全、扩大。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产生了一批风格各异的优秀舞台美术作品。如江苏省淮剧团的《一家人》、上海淮剧团的《鸳鸯湖〉、《海港的早晨》等。

六十年代后期,淮剧的舞台和其它兄弟剧种一样,搬演了京剧的几出“革命样板戏”,虽然单一写实的舞台美术统治了十年之久,但它在技术方面却丰富了淮剧舞台美术的表现力。

周总理和淮剧艺人(年)

八十年代以来,全国文艺舞台出现了生机,舞美设计人员的思想又重新活跃起来,先后出现了如阜宁淮剧团的《一字值千金》、建湖淮剧团的《公公做媒》等。

《一字值千金》阜宁县淮剧团演出布景:乐民、梁建民

《公公做媒》建湖县淮剧团演出布景设计:戴超

江苏省淮剧团的《奇婚记》,更是聘请名家高手参与设计、制作,设计者充份发挥舞台美术功能,将全剧六个场景的基本格局分为三个层次,即立体近景、条屏中景、幻灯远景,在统一贯穿全剧的尼龙丝条屏幕上,用国画手法绘成翠竹、玉兰、垂柳、芦苇,再配以粼粼碧波的反投天幕幻灯景来展现欣欣向荣的水乡农村,作品受到观众与专家们一致好评。

《奇婚记》江苏省淮剧团演出布景设计:杨亚典、乐民

《奇婚记》获年全国戏曲汇演舞美设计二等奖

结语: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淮剧舞台美术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当代淮剧人也紧跟时代,运用先进技术,为观众呈现出更好的舞美效果。从淮剧舞台美术的发展史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舞美的变化,更是一代又一代淮剧人的探索和付出,让淮剧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本文整理自《淮剧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