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的入海口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我国人民多年的问题,它的入海口也是历经多次改变。屡次的变迁对苏北乃至流经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淮河入海口的改变,与历史上一次人为造成的大灾难有着密切关系,这个人物就是宋朝时期的大将军杜充。

在介绍杜充之前,我先给大家梳理一下淮河入海口的历史演变,看看淮河的水最终注入了哪里,以及为什么失去入海口的。

1.

淮河是我国著名的大河,它的干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江苏,全长多公里。流域范围包括豫、皖、苏、鲁四省,流域面积共约26万平方公里。

古淮河流域的地区,大部分是平原的地形,只有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地区是山区和丘陵,总的2/3的面积都是为广阔的平原,河水的流动很容易变化,不容易受到拦阻,一旦发生大型的水灾,人民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2.

古淮河是有自己的入海口的,淮河失去自己的入海口与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年的时候,黄河发生了决口,夺淮入海,使得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入海通道。

我们先看看在黄河夺淮之前,淮河的入海口在哪里。

小编仔细查找了《汉书·地理志》、《水经》和《水经注》,还有清朝康熙年间胡谓在《禹贡锥指》里的记载,多番对比,可以确定的是,在年左右之前,也就是汉朝时期,淮河的入海口应该在安东,也就是淮浦附近。

到了唐朝时期,淮河入海口的位置进一步向东推移了。光绪年间的《阜宁县志》卷23记载:“宋元以前,北沙即为海口。”确切指出了唐朝时期,淮河的入海口在北沙一带。

总的来看,在黄河南徙夺淮之前,淮河是从淮阴城向东南流,流到淮安末口的山阳湾,又向东流经过安东,然后再向东流经北沙(阜宁县境内)最后入海的。

3.

历史上的淮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有自己独立的入海口的,之所以后来主干入海口消失,还要从南宋初年说起。

当时,金军南下,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偏居江南,在临安(今天的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皇帝为了抵抗金军南下入侵,于是派出大将杜充驻守在东京汴梁(今天的开封)。但是这个杜充性格软弱,一味地避战,他为了阻止金军南下,竟然在率军撤退时,头脑一热不顾后果,令人在滑州(现在的河南汲县及滑县之间)挖开了黄河大堤。

年杜充的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淮河入海口的改变。汹涌的黄河水瞬间吞噬了黄河两岸广大的平原地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大水灾。黄河水向北霸占了济水河道入海,向南抢占了泗水河道,通过淮河下游的主干河道入海,淮河的入海口就这样被黄河改变了。

杜充炸开黄河大堤,真是把南宋人民害惨了,也把淮河流域的广大百姓害惨了。此后数百年的的时间里,淮河经常发生灾害,民不聊生,数百上千万的百姓因淮河灾害而死亡。到了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年),金朝的统治者让黄河大水向南涌流,从此真正形成了“夺淮入海”的局面。

4.

自从宋朝发生了黄河夺淮的事情之后,淮河的入海口明显向东移了。到了明朝中期的时候,淮河入海口主要在云梯关附近。《行水金鉴》卷52有记载:“案察云梯关迤之为昔年海口”。《大清一统志》淮安府中也有记载:“万历四年,开草湾河成,分为两道,各四十余里,复合,过安东,总下云梯关入海。”这说明一直到年的时候,淮河入海口还在云梯关东边不远处。

到了十五世纪之后,明代有个治水专家——潘季驯,他提出了“上下千里,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在黄河下游修筑了大量的堤防,防止泥沙的大量流失,很多的泥沙被堆积在河口处,淮河的入海口又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表可以看出:

年的时候,黄河和淮河同时了发生大洪水,洪泽湖南端的蒋坝附近出现了大堤决口。爆发的洪水在三江营入江,开始形成入江水道的雏形。到了年,黄河在河南的兰阳(现今的兰考)铜瓦厢决口向北流,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

但是由于黄河夺淮带来的巨大泥沙,淮河下游的河床逐渐抬高,所以大部分的河水已经不能再直接入海,而是通过入江水道进入长江,然后再有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新河排出。也就是以下三条主要的出水通道:

(1)由洪泽湖经三河闸,通过入江水道到三江营,注入长江。泄洪量为1秒立方米,占下游总泄洪量的54.5%。

(2)由洪泽湖出高良涧闸,经过苏北灌溉总渠(年开挖的),通过射阳县扁担港进入黄河。

(3)由洪泽湖出二河闸到杨庄水利枢纽工程,又分成两支:一支经过新淮河(中山河)东出套子口入海,一支经过淮沭新河经过新浦汇入临洪河入海。

关于淮河入海口的变迁问题,大家是否明白了点?如果当年没有杜充挖开黄河大堤,说不定如今的淮河两岸还是一片繁华景象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