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s://m.39.net/pf/a_5154125.html

来源:上游新闻

身在部队,保家卫国;回到基层,一心为民。他积极发挥主力作用,切实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真正打通服务地方、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用老兵情怀,显忠诚担当,展军人风采,他就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芦蒲镇临黄村党总支书记、退役军人周志雄。

放弃高薪收入,回村做“当家人”

周志雄,现年44岁,年12月参军,年12月退伍到上海、南京等地从事水电安装工程,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成为该镇在外打工的“能人”。年,在家乡干群的推荐下,他回乡担任村经管员,年服从镇党委决定,在党员干群的期盼中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为临黄村人口的“当家人”。

周志雄在就职演讲中郑重承诺:决不辜负组织重托和村民信任,带领全村干群苦干实干快发展,甘当乡村振兴“领头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过去临黄村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体现在哪里?群众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村“两委”班子……从上任第一天起,周志雄就反复思索这些问题。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周志雄深知:村党总支部是村级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真正把村里的事业办好、群众的事情做好,关键要有一个强的班子。

在深入走访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他从建章立制入手,会同村“两委”一班人制定“两委”班子“周例会、月总结”制度,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研究难点问题解决措施,部署下步工作,增强干部责任意识。

为给党员“补钙壮骨”,他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到村里讲农技知识及种植养殖技术,每月规范“三会一课”,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学习农村富民、惠民政策和党纪法规条例;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讲述初心故事等活动,让临黄村党员队伍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周志雄还按照党员的年龄结构及个人优势,对村里的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同时不断培养和发展新党员,近年来,该村9名村干部,其中有8名是党员,1名是入党积极分子。

同时,他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法律科学普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临黄村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发展产业项目,做强农富民“领路人”

临黄村地处古黄河畔,现有居民户,人,耕地面积亩。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种植模式的沿袭,单靠小麦、玉米等旱粮作物轮作很难致富。

“一亩蔬菜大棚,可抵得上10亩粮田。”周志雄担任村总支书记后,积极动员群众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发展增收产业。为使群众更新观念,周志雄带领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外出学习取经,了解农业市场行情,并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来该村为村民举办农业技术讲座,增强群众发展产业能力。

近年来,全村先后涌现出种植大户17户,其中发展蔬菜大棚4户,西瓜种植亩,今年亩产值达元左右,纯收入每亩赚到元以上。在西瓜种植基地打工的村民就有70余人,这些村民的月收入均在元左右。目前,全村通过土地流转,对外发包土地多亩,实现了集体、农户“双收益”。

与此同时,周志雄还针对该村废沟洼塘多以及古黄河堆堤草资源丰盛的情况,鼓励农户整理鱼塘余亩,用于精养鮰鱼。据养殖户姚其友介绍,他养殖的鮰鱼每亩年产值可达元,纯收入每亩每年可达多元。全村发展养羊专业户15户,其中村民蔡立台、张爱林等户养羊均在百只以上。

合股投资现代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业的种养大户,如今在临黄村不断涌现,村民们靠科技增收的劲头更足,也刷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现代科技农业的认知。

大办民生实事,做乡村振兴“带头人”

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周志雄千方百计申报项目,努力让全村群众共享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和改革开放成果。

几经努力,临黄村近年来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治生态河道、新建垃圾房、维修破旧房屋、增加绿化、新建健身广场等一系列举措,让临黄村达到“布局合理、道路畅通、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农村要求。年,临黄村获得“江苏省文明村”和“盐城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村民们从周志雄身上看到了一名军人的刚毅和执着,也看到了一位党员的初心不改。“村民有了信心,事情就好办了。”在周志雄的带领下,临黄村发生了令人惊叹的蜕变,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增强,村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也是周志雄回村任职的初衷,他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让家乡越变越好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上游新闻陈兵通讯员杨福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