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敬雷盐城晚报讯昨天上午,在市区的一家酒店大厅,家住阜宁县板湖镇郑朱村41岁的朱正才将一幅宽80厘米、长10米,用“一笔无规则连体空心字”写就的字《中华字经》展现在记者面前,这是他用8个月时间完成的。“一笔空心字”,也被称之为“一笔书法”、“连笔空心字”,在宋代被称为“一笔脱影双钩书”。“19岁那年,我开始练习一笔空心字。”朱正才16岁初中毕业后,子承父业,学了木工手艺。开始两年,他跟着父亲在邻村四处替农户打家具,18岁时到上海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我在上海待了十几年,年有了儿子后才回到老家的,现在主要卖木材。”朱正才告诉记者。年,在上海务工的朱正才在工地围墙上,看到用排笔写的宣传标语时,突发奇想决定试试,从字的边框上描写空心字。他找来笔和纸,还真的写出了一个空心字,兴奋之余,便萌生练习空心字的念头。从那以后,一有空闲,朱正才总要练练空心字。工作间隙,他还常常随手找根树枝在工地的地面上练习。“一笔空心字”中途不间断、不停顿,笔画之间没有交叉点,有时碰到难写的字,他睡到半夜起床继续练,直到熟练为止。最初,朱正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没过多久,就掌握了单字空心写法的窍门。此时,练习单字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于是,朱正才开始试着学习多字空心连写。然而,落笔不间断是多字空心连写的一个难题,经常出现写到一半就连不下去的情况。“相比单个空心字而言,连写多字难度更大,通篇布局是一个难点,把这些字串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朱正才说,一个字练好后,他就两个字、三个字、多个字加在一起练习。之后,朱正才又想到,既然一笔能写一句话,可不可以一笔写一首诗,甚至一篇文章呢?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训练,他从开始的十几个字,慢慢发展到写三四十个字、上百字、上千字。年他终于一笔写就唐诗《长恨歌》全文。“以前自己只是凭一腔热情去写一笔空心字,现在到网上查看,发现社会上不少人也在练这种字体。”这两年,朱正才在网络上交了不少有同样爱好的朋友,但每个人对于一笔空心字的写法都不同。“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式,探索无规则连体空心字的书写风格,这种无规则连体在国内是很少有人能写出来的。”朱正才说自己已经是中国水墨丹青协会会员、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家协会理事。去年12月份,朱正才萌生出再写一幅比《长恨歌》字数更多的作品,历时8个月,每天近3小时,他一笔写就了字的《中华字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