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如果说气象卫星是广袤太空中的“千里眼”,那么天气雷达则是神州大地上的“守望者”。

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天气雷达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70年沧桑巨变。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监测灾害天气的天气雷达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重要贡献。

那么天气雷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如今的天气雷达站

上世纪50年代初,雷达技术还未应用到我国气象领域。到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引进英国和日本雷达用于沿海台风探测和科学研究,直到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才开始研制和组织生产型和型雷达,采用磁控管作为射频功率的常规雷达,只能探测到雷达回波的强度。

不得不说,我国的天气雷达起步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在中国气象局的主导下,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一些厂家也开始研制多普勒天气雷达。中国气象局和成都厂合作成功研制第一部S波段SD和第一部C波段C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样机,填补了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空白。

年,在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的主导下,中国气象局装备司组建了由肖弟权任组长,高玉春等人组成的谈判小组,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展合资谈判。

经过2年7轮艰难谈判,年,以中美合资组建敏视达公司为分水岭,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结合,我国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研制生产了S波段、C波段两个系列7种型号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系列产品。引进和自主研制结合的思路避免了全面进口美国雷达而在技术上受到制约,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全国布网奠定了基础。

△年9月28日,我国第一部SA型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安徽省合肥市落成。

△合肥多普勒雷达工程竣工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工作节奏异常紧张。

“白天,雷达基本都在运转,技术人员要跟踪巡查运行情况,调试工作只能安排在晚上。”参与当时合资项目谈判的现任中国气象局气象雷达探测工程总设计师、正研级高工高玉春回忆。

△我国首部双偏振天气雷达,位于广东连州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位于广东佛山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性能、功能和技术都有了突破性进展。

此外,随着我国雷达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地物对消能力、反射率、速度和谱宽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雷达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印度、韩国和罗马尼亚等国家。

新型雷达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风廓线雷达技术趋于成熟,双偏振天气雷达业务体制、定标方法和技术标准已经确定并开展了应用试验,初步开展了相控阵天气雷达探测理论的研究,并开展了S波段、X波段相控阵雷达试验平台建设。

△出口罗马尼亚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出口韩国的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

经过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在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天气尺度系统监测以及重大事故调查分析、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中国的奥运时刻,开幕式鸟巢上空无雨,有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坚守。

——年6月23日,盐城出现超强龙卷风。根据雷达资料,灾害调查组确定,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龙卷风级别高达EF4级。

——年8月23日,台风“天鸽”叠加天文大潮向华南地区奔袭而来。当天,一张“天鸽”的“CT扫描图”刷爆朋友圈:从海平面至高空12公里对“天鸽”台风进行三维实时观测。这是分布在珠三角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三维回波图,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台风眼区的结构,甚至连其外围螺旋雨带都清清楚楚。

△天气雷达为“天鸽”做CT

70年间,我国天气雷达发展,实现从零起步到建成部基本覆盖全国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络,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我国自主技术出口、参与国际资料交换和培育出一批有实力的民族工业,从发展常规技术到多普勒技术再到双偏振技术、相控阵技术的蓬勃发展。

70年,砥砺奋进。如今,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已然成为神州大地的“守望者”和重要时刻的风云“记录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