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南京发生弑母案

12月13日,江苏盐城。网传阜宁县一陪读妈妈在出租房内死亡,读高中的儿子被警方带走调查。

网传图片

悲剧,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类似悲剧的浓缩。

弑母,是母亲的悲剧。弑母的孩子一定是有问题的,但简单粗暴地称之为恶魔、凶手,畜牲,过瘾但失之简单,也与事无补——既不能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也对预防以后的事件没有帮助。

网络截图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冷静思考,找出根源,加以改变和预防。

但这个事情,缺乏细节,更谈不上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闭门造车,肯定会离题万里。

然而,单就规律性而言,却也可以猜测一二。

有道是“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这一句话也可以改成“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具有相似的特性”。

就如中学生弑母,这种悲剧不在少数。

弑母案的相似性较高

此次弑母,就网友整理的基本情况如下:12日晚南京某中学学生李某某在家中写作业时,被母亲说教辱骂,情绪激动之下,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将母亲残忍杀害。之后,李某某换了衣裳出门到同学家住宿。13日早上李某某才将此事告诉其班主任,并用办公室电话投案自首,警方赶到现场时,其母亲已经死亡。”据该小区居民称:其父母都是老师,管教也比较严格。李某某学习成绩优异、方法得当,并代表学生参加过表彰讲话。

这和北大学生弑母案相似度颇高。

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基于以下思维:

没有人轻易杀人,尤其是杀母亲。

所以,弑母一定是有原因的。

大约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格缺陷,天生的,后天的,比如承担压力的能力差,在正常压力之下,他承受不了,弑母。二是母亲给予压力过大,他不能承受,激情弑母。

其实,实际上,两种情况都有概率是最大的。

就本次弑母案仅有情况而言,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内容。这个孩子不属于反社会人格,在其他方面也能够保持很好的克制——比如他到同学家住宿,第二天还去上学,并且向班主任说明了事情。这说明他即使是在弑母之后,也没有太多的异常。

这说明这孩子的人性没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你可以当他为没有人性,但你自己能不能在弑母之后如此“有人性”,想清楚了再说。

但为什么他对母亲那么冷血——杀,而且不救,而且到第二天还能冷静对待?

这孩子的情况应该属于激情杀人——是一种在被辱骂下的过激反应。

但从弑母之后,去同学家住宿,且第二天向班主任说明情况这一点,他并没有多少悔恨——这种态度只有在长期忍受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情况才会发生。

在这一点上,其母亲虽然是受害人,但难辞其咎。

在爱的名义下欺负孩子

我曾经教过这样的一个孩子——暂称他为小吴吧——他有一次拿刀对抗他的父母——只差一步,他就要弑母杀父了!

他的经历或许可以解释“弑母”的原因。

高一入学不久,小吴的奶奶,我的邻居,一名退休老教师的妻子,自己也是退休小学老师,到我家里来,说明她和小吴的关系,同时要求我对孩子要求严一些,因为孩子不自律。

其实,小吴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守纪律,也努力,只是不够拼命。周末了习惯和同学们出去玩游戏。

这其实不算啥。

但不久,小吴的母亲也来找我。是一个单位的财务,介绍说自己的单位里混得相当好,然后就说孩子不争气,不吃苦,不努力。给我教了许多方法,让我如何如何对付孩子。她说,孩子大了,现在不听我们的了。但是他听班主任的。您一定要好好管他,严格批评,不要客气。

我说,这些方法你们都试过,听我的,是我管得少,管得多了,也不会再听。

但她仍然说,没有问题,他非常尊重您,他必须要严格管理。

我没有听她的。

考试过后,成绩出来,我们又见面了。分析了成绩及问题,也给孩子谈了。

但不久,周末,小吴的奶奶给我打电话,说好的,小吴到校园中的她家吃饭,但刚刚小吴出校园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她说,我看见了。我站在窗户那里正好能够看到校门,刚看到他出去。她让我把小吴叫回来。或者下周批评他。我说周末了,孩子们出去玩,也正常,课外时间,我不太好管。

我心里想的是,这种像特务一样的监管真的让人很不舒服。

一学期下来,孩子的成绩有起伏,但基本正常。快期末时,小吴的妈妈给我打郭老师,你快来,小吴要杀人了。

后来了解的情况下,小吴母亲训斥小吴,结果发生争吵,她就让小吴的父亲打孩子,结果小吴进厨房拿刀要砍人了。

好在没有造成后果。

不要在爱的名义下欺负人

但我告诫小吴的妈妈奶奶:不要在爱的名义下欺负人,否则谁也帮不了你们。

现在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其实,家长不惜血本,最终造成孩子的灾难。

因为,学习,家长可以提供条件,但替代不了孩子,作业必须孩子写;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也替代不了孩子,理解必须孩子自己完成。

但是,学生50名,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倒数第一的家长说,你考个后十名也行啊;后十名的孩子家长说,努力中等生;中等生的家长说,拼了,争取进入前十。前十孩子的家长说,人家某某某一直保持在阶段第一!阶段第一的家长说,看那个谁,人家将来可是要去省实验学校的,还免费。

不但第一名只有一个,而且孩子的能力真的有限。但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只想让你做千里马!也必须要是千里马!所以,孩子只能一直生活在失败和不停地失败中——对家长说是上进;但对孩子而言,他感受到的一直是失败耻辱,甚至是无奈,绝望。

绝望来临时,就要出事了!

而且极有可能出大事。

弑母是极端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其实,类似的情况一旦出现,发生另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实际上也更多——就是自杀!

中学生自杀的事例,往往超过弑亲的!

解决方案很简单:爱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

第一,不要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

有些家长总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下,恨铁不成钢。我弱弱地问一句:你个人当初做学生时成绩就非常好吗?能够令家长满意吗?

想想自己当初的努力和无奈,孩子也是一样的。

第二,不要把孩子当作弥补自己缺憾的工具。

有些家长说,我当初就是不好好学习,现在后悔死了,决不能让孩子再步我的后尘。

我弱弱地问一句:孩子比你更可怜。他达不到你所谓的成功,再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他还有什么选择?

我就不明白了。在当今社会,升学当然是最优选择,但并不是唯一选择,通向幸福的道路宽广得很好。社会已经给考不上学的孩子们准备了许多路,家长为什么只看见那唯一的光明大道呢?

要知道,在高速路上,不得不低速行走,也是十分危险的。

爱孩子,就真的考虑孩子的情况,把孩子的长远成功和幸福放在以上,而不仅仅是我想你应该怎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