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与高级职称评审相关的通报,着实让人惊讶不已:江苏盐城市阜宁县某初级中学年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材料被派驻的纪检监察组查出大面积弄虚作假,共通报了该校15位参评高级职称的教师所提供的虚假材料。
这些教师提供的虚假的高级职称参评材料主要集中在公开课造假,乡村支教造假以及班主任经历造假,这三个方面也是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评审的硬件条件。高级职称评审中的弄虚作假一直存在,但像该校这样实属罕见!
当过教师的都知道,高级职称指标稀缺,很多学校几年都没有一个指标,这所学校由于弄虚作假一下子浪费12个指标,着实令人惋惜。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新闻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职称评审材料造假,这可能是公开的秘密了,这12个老师被查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这假不算假,有网友吐槽有些人自从进学校就没代过一节课,没站过一天讲台,却拿了一大推的优质课,优秀教师荣誉证书,年终考核年年优秀;连句完整话都说不了,却有优秀论文和省市级课题结题证书,这些才是真正的造假!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然而上面评职称偏要各种比赛获奖、论文获奖、考核优秀等等。老师们教学上踏实实干不行,要写论文搞比赛拿奖项才行。把一个差学生带进步不如培养一个好学生拿大奖,一般的学生和差学生把老师累死也见不到奖项,谁还管。
教师评职称不以教学工作为主,而是什么公开课、获奖证书、科研论文等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设置障碍,岂不知,这些东西往往是一线教师没时间去做的,反倒是教辅人员多,真是舍本逐末,苦了一线教师。
教师职称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然而现行职称制度却把教师引导到一条不能安心教学的路上,大家争先恐后地参加比赛、发表论文,目标就是比别人早点评上职称。一旦评上了高级职称,再也不用做班主任了,也不用上那么多课了,但收入最高,工作量最少。这样的职称制度能否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呢?
江苏某中学职称评审资料大面积造假撕开了广为诟病的职称评审的遮羞布,特别是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更是让广大教师叫苦不迭。目前取消职称的呼声很高,即使不能取消,也要改革现有职称评审制度,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个人建议先缩小职称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年度考核绩效津贴的分配比例,即是实现中级职称教师如果表现突出,当年收入可能超过高级职称教师。如此推行下去,职称的意义就会逐渐淡化。至于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一起寻找职称的解决之道。
我始终相信,为了让教师们安心工作,为了鼓励教师们勤奋工作,国家教育部门一定会重视我们的心声,只要努力工作,尽职尽责,老师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大家给点时间,给点耐心,希望一定在播种后的田野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