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老家只有几十公里的永丰君埠乡铁园村大安村小组,是一个几个县交界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一座又一座的不高的丘陵山峰延绵起伏,村子边上流淌着一条小溪,终年流水潺潺,周边小山峰和丘陵相互交错,有的树木参天,翠竹密布,四季常青,有的则红壤为主,极易流失,这个村子最为著名的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主战场。
当年,红军按“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把敌人引入到祟山峻岭之中,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为了为监视进攻苏区的敌人,及时了解动态,当地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加强戒严,在交通要道设立了瞭望哨,组织侦察队,还把油盐柴米都埋藏起来,断绝敌人的粮食。于是动员村里的革命群众参加战斗,其中,铁元村大安村小组有一名15岁的少年,当上队长,但在战场上表现非常出色,他率领着村里的几十名儿童团员,抬着30多付担架,轮番从战场往村里运送伤员,共抬回多名受伤的红军指战员。
在红军正规部队和当地革命群众的帮助下,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全面胜利,为此,红军高层领导人写下“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庆祝反“围剿”胜利的豪迈诗句。同时,为这次胜利立下功的村里这名少年,得到上级的特别嘉奖,并批准他加入红军队伍,从此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军旅岁月。
这个少年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空军司令吴法宪。
吴法宪,生于年,童年生活贫苦,年龄不大就给地主放牛,以减轻家中的生活压力,年红军来到永丰,开展农民斗争,贫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吴法宪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积极参加革命工作。
年龄不大的吴法宪脑子灵活,办事机灵有效率,不久受到组织的重视成为培养对象,两年后入党不久的吴法宪成为广昌独立师政治部的青年科科长,后来独立师整编到红一军团,吴法宪当上了红二师的通信连长,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军团长的称赞。长征前夕,他晋升为红二师二团支部书记。
随后,在红军的历次在反围剿斗争中,吴法宪总是带头冲锋,这种表率作用对战士们起到激励的作用,战士们打起仗来都很勇敢,渐渐二团成为红一军团的一支主力部队,以敢打硬仗、恶仗著称。
在红军长征途中,每逢遇到重要的战斗任务,上级领导总是先想到二团,二团这支先头部队为红一军团长征中前进道路的开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达陕北后,吴法宪成为二团的团政委。后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大多数军事干部都是降级,而吴法宪仍担任一一五师的团团政委,成为少数没有降级的领导之一,可见上级对他优秀指战能力的重视。
抗战时期,吴法宪来到苏鲁豫皖边区,作为政委的吴法宪在作战策略和领兵打仗上也非常了得,一年多的时间,他们领兵对敌进行大小战斗七十多次,毙伤日伪军近一万两千人,自己的抗日队伍也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开辟了面积庞大的苏鲁边抗日根据地,也沉重打击了当地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他的职务也不断上升,先后担任过旅政治部主任、苏鲁豫支队政委、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
随后,吴法宪所在的部队由八路军建制转为新四军建制,吴法宪任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抗战胜利后,吴法宪被调往辽西军区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之后,他率部开赴东北,成为一员战将,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作战中又立有战功,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二纵队政委、书记,四野39军政委,13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军委决定组建空军,这是一个新的现代化军种,国家对空军的投入高于其他部队许多倍,上级对这支部队也十分重视,此时,吴法宪当上了空军第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实际上,他在空军的权力仅次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年,全军授衔时,吴法宪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来,他又升任空军政委,与刘亚楼共同掌握空军领导权,刘亚楼逝世后,吴法宪又当上了空军司令员。
但是年吴法宪法宪因犯严重错误隔离审查,后判刑17年后保外就医在济南安度晚年。吴法宪妻子陈绥圻,原籍浙江余姚,家道小康,自幼在上海长大,就读于怀久女子中学,年6月到苏北参加新四军,被分配在吴法宪任主任的三师政治部下属的锄奸部(后称保卫部)任内勤干事,当年27岁的师政治部主任还是单身汉,两人就由相识到相知相爱,几个月后,陈绥圻和吴法宪在三师政治部驻地、苏北阜宁县的戴舍结婚。
陈绥圻一直随三师挺进东北,任《西满日报》编辑,调任空军政治部干部部秘书、中国民航总局任生产计划处处长、空军司令部任吴法宪办公室主任,后按副师职离休,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吴法宪和陈绥圻有一儿五女,还有一个养女。
儿子吴新潮,年出生。年当兵入伍,参加了抗美援越战斗,并且火线入党,年轮战部队回到内地,吴新潮调到空12师。之后又调到沈阳飞机制造厂,当军代表。九一三后受父亲影响,在年被押送陕西省大荔县的兰州军区空军农场劳动改造。年被转业到湖北,安排到京山县九汤山国营农场,不久调到京山县农机厂。后上级批示,空军为吴新潮办了第二次转业手续,补发了三年的工资,并取消了关于吴新潮“犯严重政治错误”的结论。吴新潮到了济南,与父母住在一起。以后经领导批示,吴新潮调到山东艺术学院。
吴法宪四个女儿吴仲秋、吴京秋(后改名金秋)、吴梦璀、吴巴璀。
吴仲秋和吴京秋长大以后也都当兵入伍,年都被复员了,安排在北京郊区农场。年吴京秋第二次参加高考,却因政审没通过没有录取,她多次向
上反映,兄弟姐妹也帮她给报社写信,后经中央组织部领导批示,吴金秋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吴仲秋也从农场调到了北医院,恢复了医生职务。
九一三事件后,父母被关押时,最小的两个女儿吴巴璀14岁,正在上初中,而小女儿吴梦璀才11岁,还在上小学。她们靠着每月八元钱的伙食费,她们每天在空军的食堂就餐,星期天食堂不开伙,她们就只好随便买点东西充饥。后来,吴巴璀下乡插队,吴梦璀在中专学习,最后都在北京工作。
养女吴采芹是陈绥圻大哥陈子圻的女儿,年,陈绥圻的母亲来北京时带着采芹,当时她还没上小学。年陈绥圻的母亲病逝,临终时嘱咐“把采芹收为养女,把她抚养成人”。年吴采芹从空军西安学院毕业,分配到空军第三研究所。后转业到山东潍坊。
年10月,医院,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了他风风雨雨的一生,终年89岁。根据他的遗愿,骨灰安葬于这个生他养他15年的老家小山村永丰君埠乡铁园村大安村小组,他的一子五女都来到这里祭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