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看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

作者:刘鹏飞唐钊

导读

“智慧舆情时代”,舆情业务将全面升级为“舆情+”业务,以舆情一体化解决方案为蓝本,整合现有舆情、资讯与咨询业务,打造覆盖监测、预警、研判、应对、修复、培训、咨询全业务链条的“舆情+”产品体系。

如今日趋活跃、复杂的舆情考验着政府、企业等的舆情监测、应对能力,一些媒体推出相关的舆情监测与分析业务。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4G、5G技术的普及推广,互联网信息和舆论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舆情业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服务的拓展和升级。

媒体开展舆情业务的优势

近年来,网络舆情汹涌而来,各类突发事件和舆情危机层出不穷,政府、企业疲于应对,涉及的相关群体及个人损失严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努力研究网络舆论环境下的公共治理,为党和政府施政提供舆情分析,进行社会舆论传播力与影响力评估,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参考信息。可以说,第一时间把握舆情的信息脉搏,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社情民意上传下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

就媒体行业来说,开展舆情业务有很多优势。首先,媒体具有权威的政治资源和专业的新闻业务素养,能够正确把握舆论的导向;其次,少数大中型媒体集团在互联网新媒体和智能信息技术方面拥有自身的积累,具有相关的技术团队,随着投入的加大,逐渐具有舆情平台的研发能力;再次,媒体在社会信息资源方面也具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当地或行业性的媒体数据库信息,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和研究价值;最后,在企业经营和产业化方面,不少媒体集团已经初步建立了舆情业务单元,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面向政府、企业的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人民网开展舆情业务的经验

在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服务方面,人民网在国内起步较早,年建立了舆情监测室,次年成立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一体化运作,年改组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最早设立舆情分析师岗位,开始搭建舆情数据库和舆情案例库,注重从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政务新媒体指数、“时度效”等角度进行舆情研判和绩效评估。年7-8月,中办、国办发布61号和80号文件,就政务公开和政务舆情回应做出新的规定。8月份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推出《全国政务舆情回应指数评估报告》,9月中旬举办了年政务舆情回应座谈会。年底在海口举行的人民网等主办的首届互联网智库峰会和全国网络舆情高峰论坛上,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推荐了20个优秀回应案例。此后,人民网每年都推出舆情基本面的研究报告。年,该研究还获得中国智库资政建言“国策奖”。

从具体项目实践来看,人民网帮助各地围绕举行重大项目或赛事活动等启动舆情风险评估(舆评)机制的成功案例有不少。从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开始研发舆情报告,人民网都第一时间报送舆情动态。从年的广州亚运会、年的深圳大运会,到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人民网派驻资深舆情专家赶赴现场一线,帮助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机构等做好舆情研判工作,协调后方技术和分析团队提供全面与高效的支撑。

开展舆情业务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迅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正逐渐改变舆论生态,网络言论载体的新形态变化层出不穷,互联网数据壁垒仍然广泛存在,给网络舆情的技术发现、数据分析和应对带来新的挑战,需要从技术和数据方面寻求突破。

网络舆情是综合性的学科专业,对计算机、新闻传播、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方面人才的需求都非常旺盛和迫切,而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舆情工作千变万化,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律,需要大量专业优秀的人才来进行舆情分析。

网络舆情处置中的痛点随着网络舆情工作形势和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应对舆情的思想观念始终是木桶的“短板”。

在年前,网络舆情处置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怕”“躲”“删”“压”,最容易引发消极效果,很多地方在面对舆情时不知所措,存在能力不足和严重的思想观念落后问题。而随着政务微博出现和网络舆情生态治理的改善,网络舆情工作知识逐渐得以普及,各地对网络舆情工作普遍开始重视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和意识形态工作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谣言、低俗等乱象得到有效治理,网络环境更加清朗。经过多年的探索,网络舆情工作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各地的舆情工作更加积极与自信。年各地政府舆情回应率大幅度上升,形成了舆情工作的新局面。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网络舆情的发生有深刻的现实诱因,不少地方的网络舆情处置容易陷入“网上网下两张皮”“治标不治本”等问题。

同类舆情敏感问题的多地蔓延或死灰复燃,都提示我们应该将网络与现实治理更好地结合。将网络舆情生态表层下的社会治理和利益协调纳入综合治理体系,将破解网络舆情问题的关口前移,不断提高社会有机体的自我免疫和修复能力,统筹各地改革发展中长远根本利益和短期局部利益的关系,是未来网络舆情处置的更高阶段。

舆情风险评估将成舆情业务新方向

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就舆情工作来说,过去在网络舆情爆发后被动“救火”“灭火”和应急处置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也不符合多数情况下前瞻性、根本性解决舆情根源的治理逻辑。同时,我们也应尊重科学的社会规律,认识到社会治理、数据分析和网络舆论传播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可测量性。

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应该从“事中”“事后”提到“事前”,提高舆情风险预警和研判能力。可以说,能否第一时间把握舆论与信息脉搏,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社情民意上传下达,防范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打通网络舆情分析的“任督二脉”,也是打开网络舆情分析、行业数据信息管理与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边界,推动网络舆情分析工作真正成为防治结合的日常工作。人民网注重舆情风险评估前沿趋势的研究,在年4月10日推出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舆评决策能力”地图,建议立项需“舆评”与“环评”并重,并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预案。

近几年各地在舆情风险防范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不断提升,根据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不完全统计,不少地方在舆情风险评估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近11个省市的20个地区公开发布了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各地政府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决策过程中,引入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决策先听民意等程序,体现出一定的舆情风险防范意识,表现出对重大事项舆情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视与认同。不过,这些地区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度绝大多数停留在建设的初级阶段。

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云南省富宁县,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市,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滁州市等9个地区相继开展基础性的舆评工作。这说明年成为开展舆评工作的关键节点,许多地区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布局了关键一步。

年5月,“人民网-延庆冬奥世园舆评中心”揭牌,这是人民网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重大项目类舆评中心。年6月20日,人民网与兰州市委网信办合作设立的“兰州市舆评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国内第一个省会城市舆评中心。未来,舆情风险评估将在全国更多地区开展,全面实现“后舆情时代”的专业升级。

舆情风险评估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重视和认同,其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展,既针对改革决策、项目工程、活动政策等专门事项,也包括常态化舆情管理和日常行政工作的评估。年甘肃、山东等地纷纷出台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建立舆评制度,把舆情风险评估当作工作开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抓手。舆评工作范围不仅包括政府重大事项,而且拓展到科技、电力和司法等领域。

释放大数据生产力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促进了舆情行业的深层次改革,原本的“红海”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方面,市场需求逐渐由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扩大至基于数据的综合管理;另一方面,数据价值深挖的呼声高涨,服务模式随之升级为“数据+咨询”;与此同时,在抓取和研究对象扩展后,服务链也从事后修复、事中化解延伸到事前防范。数据视角下的产业重构让舆情行业进入了“后舆情时代”。未来,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臻完善与深入应用,舆情的智慧含量不断提升,“智慧舆情时代”即将到来。在此背景下,舆情业务将全面升级为“舆情+”业务,以舆情一体化解决方案为蓝本,整合现有舆情、资讯与咨询业务,打造覆盖监测、预警、研判、应对、修复、培训、咨询全业务链条的“舆情+”产品体系。用“数据+咨询”的双引擎驱动,深挖舆情大数据的价值,重新定义服务标准;并且,用新技术、新数据带领行业开展智慧化转型的探索,助力“党管数据”。

人民网将对外开放共享,对内提质增效,以“人民云”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为依托,依托党报党网,打造大数据应用平台,与合作方共筑“人民数据”大数据生态系统,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未来,基于舆情业务现有的产品及服务体系,人民网将向产业上游扩展,发力舆情管理机制、舆情环境优化、舆情知识科普和培训等方面,用标准化产品构建市场壁垒,用高度定制化服务开拓个性化市场。

多元化的应用新场景与智慧舆情服务

作为“社会皮肤”,舆情业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从互联网时代的“统计分析”走向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分析”,借助数据赋能推动“智慧舆情时代”的到来。

当前,舆情横向与纵向扩展引发的庞大数据处理工作远非人力所及。数据技术赋能,不仅能提升数据处理能力,让舆情服务初步具备计算、分析、判断等智慧特质;还能通过量变引发质变,拓宽舆情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使舆情背后的群体利益诉求、政策得失和社会深层矛盾能更加精准地被探知。

同时,舆情市场需求逐渐由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扩大至基于数据的综合管理。可以构建以大数据价值挖掘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产品及服务贯穿事前、事中、事后,信息交叉对比排查潜在风险、分析各方诉求预测演变轨迹、结合舆论强度适时进行形象修复。

比如,未来可以结合AR/VR技术,以“服务开放”为基础,构建新型舆情服务综合体验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开放”不断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的舆情应用场景,涉及NLP(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预处理、人工神经网络评估舆情风险等多个领域。

数据赋能让舆情拥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未来对接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奠定基础。如果把智慧社会比作一个人,那么智慧舆情就是它的“感知层”。基于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计算、建模与融合,智慧舆情将是反映智慧社会客观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将是许多智慧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无论数据交易、危机应对,还是生产实践、日常交往,甚至是社会演进,智慧舆情在未来都将扮演重要角色,是智慧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

结语

总体来看,舆情研究机构需要努力探索网络舆论环境下的公共治理,为党和政府施政提供精准的舆情分析,进行社会舆论传播力与影响力评估,为社会各界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

同时,在信息科技突飞猛进的全媒体智能化时代,网络舆情的研究和业务模式需要紧跟技术和市场的前沿,及时提升智能技术能力和大数据开发运用水平。随着网络舆情跟不同行业的结合,呈现出垂直领域市场的细分,网络舆情风险和外部环境瞬息万变,舆情发生作用的具体规律、条件和机制纷繁复杂,这方面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刘鹏飞: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人民在线副总编辑、新媒体智库主任;唐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见习分析师、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