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陆续开镰,秋风带来丰收的喜悦,吹拂着欣欣向荣的广袤乡村。

4年前,“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近个日夜里,无数江苏儿女奋斗在乡村最前线,一幅承载着希望的乡村振兴风景画渐次铺开;4年后的今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接续奋斗、绘就带有“苏式”特色的乡村振兴路线图,更成为多万江苏农村人口的共同期待。

筑基,

夯实富民强村“第一工程”

“又有一笔3万多元的收入到账,我们村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累计达到28.56万元,已经超过去年收入总和了,全年有望突破40万元!”这几天,一件又一件“丰收”喜事让盐城市阜宁县羊寨镇世明村党总支书记王园园笑得合不拢嘴。

世明村是阜宁县25个市委驻点帮促村之一,该县今年像世明村这样收入大幅增长的村还有很多。4月初,盐城市委成立驻阜宁县富民强村帮促工作队,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来,全省首个市级层面以“帮促”命名的工作队。盐城市委驻阜宁县富民强村帮促工作队队长戴云峰介绍,经过不懈努力,25个驻点帮促村中,有1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内有望突破30万元,其中芦蒲镇裴王村有望突破50万元,比上年翻一番。

“为有效防止脱贫群众出现规模性返贫,我们所有工作队员年内都要走访驻地村60%以上的农户,并记好‘民情日记’。”戴云峰说,“进一步探索帮促村振兴路径,我们计划年底在10个试点村中优选8个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持续扶持其在组织、产业、生态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目标到年底,基本建成党建好、实力强、环境美、乡风淳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行走在苏北乡村沃野上,可以看到,经济薄弱地区面貌已经显著改善。但从乡村振兴全局和江苏实际来看,低收入农户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稍遇风险变故就可能收入锐减;经济薄弱村收入来源还不稳固,产业发展还比较薄弱。因此,今年初,江苏印发《关于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在重点地区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既是着眼于乡村振兴的长远考虑,又立足于脱贫任务刚刚完成这一基本现实,是恰如其分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张春龙指出,做好富民强村帮促工作,接下来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长效机制;二是构建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这两项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紧密结合,因为强村是富民的重要支撑,富民是强村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

“深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我们将聚焦农村低收入人口、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6+2’重点片区和1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促县(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优化帮促政策体系,完善‘五方挂钩’和片区整体帮促等工作机制,加强项目资产管理,着力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朱国兵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培大育强乡村特色产业,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立健全“1+4+1”乡村治理体系,研究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江苏样板和江苏经验,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拓沿,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套袋前病虫害防治的用药方案,套袋前的植保工作是全年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植保工作……”在徐州市丰县赵庄镇的桃园里,有位“桃子妹妹”用短视频讲述果树的种植技巧。“桃子妹妹”原名李洁,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老家丰县种起了桃树,经常在网络分享桃树的种植技术的她已积累了80余万粉丝,带动当地余名村民脱贫致富。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洁表示,将联合业内人士做关于桃树的科研成果转化、桃树育种等方面的工作,“一个好的桃树品种可造福一方,品种直接关系到桃农的最终效益,我们要从桃产业的顶端做起,让整个种桃行业规范起来。”

“实践表明,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立冬认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乡村产业体系,接下来,江苏要加强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强化农村产业发展的投入保障,彻底破除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制约;要持续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农村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农村产业发展活力。

“下一步,我省将紧扣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坚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工业化思维和市场化办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处负责人说,具体而言,重点做好三个“突出”,即突出优势产业集群集聚,以村镇为基本单位,发展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打造跨区域布局产业集群。突出大企业大品牌培育,引导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有机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打造知名企业品牌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集群,引领带动中小主体发展。突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重点,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延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培育省域全产业链价值超千亿重点链和一批全产业链价值超百亿的典型县,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聚力,

搅动乡村人才发展一池春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关键。”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黄俊分析,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对农产品需求正由追求“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这对农业生产者素质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强化乡村人才培训迫在眉睫。

今年52岁的缪士贵是镇江当地有名的农机操作修理乡土人才,多次在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去年还作为高层次人才被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引进,担任学校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缪士贵认为,由于多数人觉得从事农业辛苦,农村发展长期缺乏人才,仅就农机方面而言,现有机械保有量高,但缺乏农机操作人员、尤其是农机维修人员。未来做好乡村人才振兴,不仅需要各地加强技术培训,也要加强文化知识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还要提升农民待遇,让从事农业成为有奔头的职业。“未来我仍将继续发挥经验,帮助农业生产。同时针对省市开展的技术培训,讲好自己的操作经验。作为一名老师,我也会做好教学,锻炼年轻学生的基本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有所获,更注重培养他们对农业的兴趣。”缪士贵说。

“目前全省正在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这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人才队伍。”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服务站研究员郑小钢介绍,未来几年,江苏将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和全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更多农机“工匠”;全力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利用“田间课堂”“理论集中+技能分散”等适需对路的培训模式,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和农机企业等大力培育农机高技能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基层农机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农机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新发展阶段下乡村人才供求矛盾更加凸显。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知识、技术结构与社会需要还未完全适应,尤其是学历层次与个人愿望、家长期待、社会需求不相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士利建议,未来要强化农业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优先支持农业类职业院校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要强化制度设计,充分调动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黄俊建议,未来政府要强化乡村人才培育政策支持,可适度将乡村人才培育列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考核及园区申报指标,压实多方主体责任。在培育上,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对培训需求精准分类和定位,推动乡村人才培训模块化、工程化。还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相关机制,做好乡村人才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一体化设计,建立包括职业农民在内的乡村人才准入及资格认定机制,鼓励职业院校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职业+学历”教育模式,做到课时互认、师资共享,发挥培训效用,让农民等乡土工作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三农’工作重心战略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奋力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表示,江苏将聚焦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四化同步”,坚持创新驱动,用好改革法宝,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开展重大行动、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重大项目,推动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吴琼王建朋洪叶颜颖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