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爹,最近家里怎么样,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没有没有,你给我在合作社安排的活儿轻巧得很,不费劲一天就能赚百十元,上哪找这样的好事。”7月27日中午12时许,在阜宁县吴滩街道邹圩村,扶贫干部吕文宾顶着烈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韩乃连家中走访,70岁的韩乃连谈起现在的生活,连声说“满意”。

吕文宾是江苏悦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两年前,他作为市委派驻阜宁县帮扶工作队队员,驻点阜宁县吴滩街道邹圩村参加脱贫帮扶工作。“虽然现在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但是我一有空还是会去他们家里看看,有什么困难能及时帮助解决。”记者跟随吕文宾走访了几个农户,大家对吕文宾有个近乎一致的评价:人好,有头脑,带着大家摘穷帽!

两年前的邹圩村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薄弱村,村级债务高达万元。两年来,在吕文宾的带领下,邹圩村如凤凰涅槃,悄然“蝶变”。截至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他驻村初的元增加到21.44万元,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后进村变身“优等生”,年,邹圩村获吴滩街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先进集体。同时,吕文宾驻村帮扶工作案例也被编入国务院扶贫办全国驻村帮扶典型案例。

“我有农村工作经验,但对脱贫帮扶工作,却不甚了解。”初到邹圩村,吕文宾迷茫过:工作怎么干?他决定以实际行动找答案:沉下心,摸情况,找路子。

由于驻村后有6个月交通工具尚未配置到位,吕文宾便每天4次步行20公里往来于街道和村部之间。“走路看似浪费时间,却帮了我大忙。”村民看他走得大汗淋漓,感觉这干部“能吃苦、没架子”。这一走,便交了一路“穷亲戚”,丈量了“民情”,贴近了“民意”,赢得了“民心”。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与村干部座谈交流、制订村三年发展规划、拿出产业帮扶项目……驻村头半年,吕文宾瘦了20多斤,头发也花白了,但是邹圩村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

针对村里实际情况,吕文宾向村“两委”提出成立稻麦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和农业发展公司的建议,整合现有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进行虾稻共作,打造村级集体经营平台,增加集体经营收入。他还提议在集体经营收入中先分别提取40%和10%,40%是公积金,10%为村扶贫基金,余下的50%再对入股村民实行保底分配加二次分红,对低收入户实行村级托底,村经济组织优先招用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劳动力,确保不让一个农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截至年12月底,项目从立项到实施,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就达到了5.32万元,与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多倍。面对这样的成效,村里干群倍感振奋。

扶贫更要扶志。在深思熟虑后,吕文宾决定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上做文章,筹建村文艺队,开展文化活动,提振大家的精气神,也增强了村级党建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走访中,吕文宾得知邹圩村有三起历史遗留纠纷一直未解决,成为阻碍村发展的绊脚石。吕文宾积极与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联系,在村里成立了全市第一家驻村法律扶贫工作站,此举惠及名村民。

驻村期间,吕文宾先后帮助村里实施帮扶项目4个,筹措帮扶资金万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带动多名建档立卡劳动力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驻村不仅人要驻下,更要把心驻下,把真情驻到困难群众的心坎里。”吕文宾感慨,驻村扶贫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只要困难群众笑了,再多付出都值!记者黄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