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人民群众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连日来
全省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
夜以继日坚守在
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一线
温暖感人的话语
温和坚定的眼神
奔跑忙碌的身影
将这个春天的希望点亮
坚守防控第一线
医院30位医务人员坚守防控第一线,用专业、细致和耐心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南京医院派出多批次医护人员参加南京市栖霞区、鼓楼区核酸采集工作。采样队员们深入工地、社区、学校……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医院已派出10批核酸采样医疗队共人次,前往南京市鼓楼区各社区、高校等采集点支援核酸采样,以实际行动为群众筑起健康防线。
医院多次选派医务人员参加南京市玄武区、鼓楼区、江北新区核酸采样工作。检测队员们从白天奋战到黑夜,虽然疲惫仍然坚守一线。
医院医护人员分批次参加南京市多个社区核酸检测工作。虽然采样时间长,有时要不停地爬楼上门,但收到小朋友的亲笔画时,他们倍感温暖。
南京医院检验科增加检测人手。工作人员每天两班倒连轴转,确保核酸检测24小时不停歇。
医院本部连续派出三批次名医务人员,参加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核酸采集工作。在各社区核酸采样点,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白衣战士们迅速进入状态,高效完成采样工作。直到夜深人静,队员们才结束最后一班岗。
在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汉中门广场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温柔细致地进行采样。
深夜,“倒春寒”中的徐州还带着冬天的冷冽。在核酸检测现场,市民们依序排队等待,志愿者提醒大家遵守“一米线”,医护人员认真为群众采样。
泗洪县医学检验实验室医务人员,对送达的核酸样本进行检测。
中医药助力抗疫
连日来,医院制剂室内不分昼夜,灯火通明,一瓶瓶防疫汤剂熬制出炉,被送往一线助力抗疫。
根据隔离点实际需求,医院组织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准备中药汤剂和防疫香囊。从处方调配、药材浸泡到汤剂煎煮、加工、包装,所有步骤严格把关,并安排专人对接、一日一送。
医院调集20多名中药师熬制中药汤剂,送往抗疫一线。抓药、浸泡、煎煮、包装、清理药渣,工作服湿透了,双手烫红了,腰直不起来了,但药师们依旧坚守岗位。
守好防控安全门
南京市江宁区卫生监督所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建8支督查组,针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开展拉网式专项督查。
镇江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范围内7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工作,开展了重点监督检查。
泰州市卫生健康委抽调卫生监督员、疾控防疫人员、院感防控专家组成督查组,连续4天对全市(泰兴市除外)在用及备用的67个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场所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查人员当场提出要求并责令及时整改。
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3月21日起门诊停诊后,医院迅速组建临时急诊科,立即开通24小时急诊通道,紧急调配人员保证急诊运转,尽可能满足患者日常就医需要。
一辆贴着“江宁区转运车”的专车缓缓停靠在南京市江宁区景祥佳园南苑小区门口,正等候在此的血液透析患者邓奶奶在老伴陪同下坐上车,医院(开发区分院)进行血透治疗。为保障封控区、管控区中需要定期血透患者的就医需求,南京市江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联合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单位,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了专门医护人员用专医院——医院(开发区分院)就诊。
为保障封管控区人员以及持“黄码”市民的不同就医需求,医院皮肤科陈铭妍、风湿免疫科庄丽、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孙丹琳、药学部周伟贤医院——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和药房工作。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按照分级分类、精准服务的原则,新建发热门诊(“黄码”医院)自成一体、完全独立设置、医院普通诊疗区域。开通24小时孕产妇服务热线,统一协调“点对点”爱心车队和救护车,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护佑母婴健康。
连云港市急救中心加强一线急救人员闭环管理,采取下一班人员提前到岗、上一班人员延迟下班、减少轮休时间等方式增加排班班次,为市民筑起移动就医保障。
家住阜宁县的时先生背部突然出现撕裂样疼痛,妻子当即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将时先医院,经检查,诊断为StanfordA型夹层动脉瘤。医院立即联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时先生被送到后,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盐城市三院急诊医生立即为他们做了核酸检测,并通知心脏外科,开通绿色通道。历时8小时,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患者转至ICU监护治疗,第二天就已经清醒,并顺利拔管。
“医”刻不停
全力以赴
只为守护健康
守护希望
致敬最美的你
原标题:《守护希望,不负春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