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又称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清代江苏省盐城市和阜宁县,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
吴越戏曲音乐在中国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南宋时期源起于温州农村山歌小曲的“永嘉杂剧”,又称“南戏”、“戏文”,被中国音乐学界视为中国戏曲音乐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各地民间戏曲声腔勃起,其中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苏的昆山腔,江西的弋阳腔先后盛行于世,声誉显赫,史称“明代四大声腔”,这全国驰名的四大声腔中,诞生于吴越之域的就占有三个。昆山腔经过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的创新改革,其唱腔曲调更为婉转优美,经戏曲文学家梁辰鱼写剧本《浣纱记》搬上舞台后,深受人民喜爱,一时盛传大江南北,在中国戏曲音乐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后来各地新兴的剧种声腔有深远影响,有“百戏之王”的美称。清代,江苏地方声腔滩簧腔出现后,又沿长江南岸作半叶型扩展,哺育了南方各地的民间说唱和戏曲音乐品种。现江浙戏曲品种之多,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江浙两省现存的剧种有4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就包括淮剧。
江浙说唱音乐也颇繁盛,江苏一省的说唱音乐就有15种,其各具特色,源远流长,其中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淮河锣鼓、南京白局等影响较大。
吴越世称文物之邦,名胜古迹众多,历代为文人名士荟萃之地,其宗教音乐一直繁盛并在全国扮演着重要角色,舟山地区的普陀山、江苏常州天宁寺等均为我国佛教名山显寺。以佛教音乐发展史而论,自南北朝时期就有南北两派之分,其中梵呗作为佛教音乐最早的唱念音乐形式,虽也起源于北方,但后来由于北方政局的动荡也不得不迁往江南,使江南吴越成了保存与宏传佛乐的主要基地。统观佛教史传,关于仪轨与音乐的记载,总是南详北略,江南佛教特别注重音乐的运用,世称“礼乐佛法”或“衣冠礼乐”,即唐僧神清《北山录》中所谓的“游于艺”和“南则枝叶生于辞行”中国佛乐历代盛行于南方,其大本营则在吴越一带,如浙江天宁寺至今仍是南派临济宗的重要基地。道教音乐同样如此,仪式音乐传统始创于南朝吴人陆修静,以后历代的发展也总是南盛于北,且以江浙为盛传的中心区域。
早在清末,已有诸多班社,演唱不同声腔。如唱高腔、昆腔乱弹的“三合班”,唱昆腔、乱弹、徽调的“二合半班”,以及单一声腔的乱弹班、徽班等。徽调从徽剧中的皮黄腔演变而来。滩簧又分兰滩、浦江两种,唱腔略同,富于生活情趣。在当前新的都市文化环境中,淮剧遇到了新的挑战。应对挑战,发展淮剧,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淮剧艺人坚定的职业信仰,需要淮剧自身的改革创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