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人

每一个地名

都有其独特的由来

承载着地理、历史和文化

安放着乡情乡愁

尤其是以人物命名的地名

必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在岁月的流淌里

静静地讲述

盐城,盐渎

在亿万斯年的时空里

这片年轻的土地上

匆匆来去的芸芸众生里

一些曾经闪亮的人物

把他们的足迹和故事

留在了一个又一个的地名中

以总统命名的地名

:流经今日滨海、响水两县入海,因孙中山先生而定名。

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委派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主持导淮,费时2年,先后役苏北12县民夫16万人,疏浚扬庄至七套段淤黄河(今名废黄河、故黄河),全长公里。原计划河底宽米,实完成35米,河底深度普遍抬高1米,两堤距由米缩至米。七套以下抛弃了淮河故道,折向东北套子入海。此河系孙中山倡导,故七套以下25公里河段定名为“中山河”。

民国苏北导淮因日寇侵华而中断。此后几十年,中山河数次整治,已旧貌换新颜。

多说一句:孙中山曾担任“非常大总统”,盐城境内以前曾经还有以中山先生命名的地名和单位,如盐城中学的前身就是“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盐城中学“。

以民国代总统冯国璋的字命名。

华成公司,全名庙湾华成盐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成公司,。于年8月在上海挂牌成立,垦务总部先设在千秋港,后迁三区,再搬至中午区。公司由冯国璋、朱庆澜、张謇等当时富绅及官场巨擘集资创办。当时仅次于大丰公司,是长江以北的第二大公司,曾吸引大量启东、海门等地的农民迁徙而来。

冯国璋时为江苏都督,后入京代理总统。因冯国璋字华甫,故该公司取名华成公司,寓冯办的公司一定成功之意。

以丞相命名的地名

因北宋参知政事(副相)范仲淹而得名。

范仲淹曾任西溪(东台)盐官、兴化县令等地方官,颇有德政流传,尤以首倡、力行修筑捍海大堰抵御潮侵为最。这条堤修成后,历代多次续修、延长,但统称“范公堤”,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

到了清后期,堤外滩涂淤展,范公堤逐渐失去御潮作用,但遗迹犹在,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巍峨丰碑。

盐城人感念范公遗泽,立起数座范公雕像,从东台到阜宁,以其命名的地址、单位多见。

以南宋末代丞相陆秀夫的名字命名,在今日建湖县。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县(今盐城市建湖县)长建里人,南宋民族英雄,祥兴元年()任左丞相。次年2月,元军大举南犯,陆秀夫辅弼幼主驻军崖山抗元,不幸战败,负帝壮烈投海。家乡为纪念他,明代即在县城建有陆公祠,数次重修,增其旧制,为盐城一处重要人文景观。在建湖,亦建有纪念馆,并有通衢大道名为秀夫路。

因北宋名相晏殊而得名。

晏溪书院,原名西溪书院,是北宋政治家、词人,时任西溪盐官的晏殊创建的。后人为表崇敬,将书院改名为晏溪书院。

书院设在西溪镇上的南风亭对面,地址今属东台镇泰山寺居委会,历经千年风雨,今日恐已无处可觅矣。

晏殊曾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以部级命名的地方

以唐朝名臣李承命名的海堤。

李堤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北起阜宁沟墩,南抵海陵境(今大丰刘庄大团),全长70.5公里。自此,盐城境内海岸方有挡潮屏障,“农事、盐课两受其益”,时称“常丰堰”(亦称捍海堰)。后人为褒颂主持修堤的淮南黜陟使李承,故名“李堤”。

李承(—),字号不详,赵郡高邑(今河北省高邑县)人。唐朝国子司业李畲第二子,宰相李藩之父。

李承少有雅望。举明经进士,授大理评事、河南采访使郭纳判官。安史之乱后,拜监察御史,成为淮南节度使(崔圆)判官,历任抚、江、同、襄、潭五州刺史,拜检校工部尚书。贞洁廉正,精于管治,预言和平定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

建中四年,李承去世,时年六十二,追赠吏部尚书。李堤后为潮损,北宋时其上修筑范公堤。

以元末明初朱元璋著名谋臣朱升命名。

地址位于盐都区北龙港街道,是为纪念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朱升而设立,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朱升墓、正德庵、东岳禅寺、五谷神树、桃花岛等景点,于年10月5日经改造对外开放。年被省旅游局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朱升(~),字允升,号枫林,休宁回溪台子上村人,与朱熹同宗。他向朱元璋献上定国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当即拜朱升为中顺大夫。

相传,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盐城西乡的南龙港建屋定居。

因主持修堤的时任阜宁县长、建国后曾任轻工部副部长的宋乃德而得名。

遗址在今日滨海沿海。虽然只是一条紧急赶修的土海堤,却是一座共产党人以民生为重的丰碑。

宋乃德(—)原名守先,字念僧,山西省沁源县城关镇西村人。年毕业于山西省第一中学,26岁任沁源县委书记。年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供给部部长,随后任阜宁县抗日县长,他组织军民修筑了90华里的防洪堤坝,被当地人民誉为“宋公堤”。

建国后,宋乃德于年至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在政治运动中受迫害致死,后平反。

另外,在阿英《敌后日记》(年9月22日)中记载,阜宁县境内的,是以县长赵恒河命名,未考。

以曾任外交部长的乡贤乔冠华名字命名。

乔冠华少年时即展现七步之才,成长后辞别家园,走上革命道路,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留下深刻的印痕。家乡人以他为傲,地名、单位名多有以冠华为名,地点多在今日建湖县城。

以下部级以下军政官员命名的地方

盐都区大纵湖境内。以汉末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著名谋士陈琳命名。

陈琳(?—年),字孔璋,古射阳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薄,后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任典文章,军中重要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者为《为袁绍檄豫州文》,有横扫千军之势,引起曹操疯狂点赞。袁绍败后,陈琳为曹操所用,成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出于其口。

陈琳诗、文、赋俱佳,其诗作《饮马长城窟行》被称为乐府诗歌的杰作,并入选大学教材。今大纵湖畔建有陈琳墓,宝应有陈琳故宅(均为后世之作)。

今盐南高新区伍佑街道。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楚州团练推官、前唐御史中丞伍正己曾孙伍祐来此任职,感叹盐场废置,首议兴复,人称伍祐场。

一直延续到民国废灶兴垦年间,仍称伍祐场,见《淮南泰属伍祐场正便乡全体灶民哀告书》。后衍变而写为伍佑。明朝天启年间建镇,民国年间一度设置伍佑市,现渐渐与盐城主城区连成一片,谓之街道。

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命名,地址在今日大丰市区。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白驹场人。曾任郓城训导、钱塘县尹,后参与张士诚反元,因道不同而避居兴化白驹场。今日大丰区白驹镇有施耐庵纪念馆,兴化境内有施耐庵陵园、施耐庵路等地名。

盐都区秦南镇李副村。明朝时,有一李姓武官为五品副使,在此管理政事,故名李副使。

以清代武状元徐开业命名,在今日响水,惜名声不显。

徐开业(—),系响水六套人(一说滨海大套),将门行伍世家。嘉庆二十五年()会试第一。仕途曲折,殉于潼关协镇任上。徐开业为盐城地区武科第一人。

多说几句

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人在盐城留下足迹,以他们的姓名、字号命名的地名肯定还有不少,本帖抛砖引玉,望万能的网友不吝指谬、接龙!

除帖中所示外,盐城境内还有大量以烈士命名的地名,仅现有的村镇名就有个。事实上,以烈士命名的县、区、乡、镇、街、村、居、路、桥、校等还有很多,比如就是以抗日英雄陈中柱的名字命名,、都就是以烈士的名字命名。

还有一些消失的著名地名,如以叶挺军长命名的几个“大地名”。但在邻居宝应县城,却有为纪念叶挺而命名的。

历史名人是一个地方重要的人文资源,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如在我国文化史上颇有地位的盐民诗人吴嘉纪、书法家宋曹、文学家孔尚任,均可以引以为路名、街名,甚至文化活动的冠名。

一些在盐城留下足迹的名臣名宦,如孙坚、高谷、林则徐、杨瑞云、裴荫森等,虽名气不如范仲淹,但善政不少,有影响、有说道,无政治争议,若是引入路名、园名、街坊名,必是一段佳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