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河,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北郊,古名潮河、射陂,亦称射阳港。射阳河源头来自扬州市宝应县东北部的射阳湖,射阳湖的形成可追溯至明朝时期的“黄河夺淮”入海之沧桑巨变。
射阳河由西向东流经建湖县、阜宁县、滨海县,最后在射阳县境内直泄黄海。
射阳河,是一条纯粹的由河水冲蚀而自然形成的河流,其河道蜿蜒曲折,水深河阔,浪大流急,岸边草木茂盛,鱼欢鸟叫,河长公里,河床宽度在~米之间,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两岸支河众多,主要有戛粮河、海陵河、西塘河、串场河、通榆运河、运粮河、串通河、通洋河等。
射阳河千秋大桥射阳河两岸风光旖旎,美丽富饶,最具魅力的河畔景区有:建湖九龙口观光带,阜宁大桥,四明芦苇荡景区、千秋港大桥及天福寺、位于射阳县城东侧的千年古刹息心寺、由苏联人于年援建射阳港大闸、射阳沿海森林公园、射阳港湿地观光带等数十个景区和景点。
清澈干净的射阳河河水,不仅世世代代哺育了两岸几百万民众,而且还滋养了几十个品种的鱼类、虾类和大闸蟹,特别是里下河水域的特有水下大型的动物——鼋,最为著名,鼋还引起了不少民间的传说,典型的传说如:射阳河千秋大桥建造时,就有水下巨鼋撞坏桥墩的说法;射阳河营房口四岔河巨鼋救助失事渔船的故事、千秋粮管所十多人目击6只老鼋戏水等等。
射阳港大闸另据相关资料显示:射阳河流域每年捕捞和淡水养殖产值近2亿元,可见射阳河是两岸民众的创收和致富的好资源。
射阳河河水灌溉着两岸良田上万顷,特别是射阳县的地标商品“射阳大米”,行销上海、苏南、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市,其品牌价值达到40多亿元,射阳河下游农产品“射阳大蒜”,也在华东、华北地区十分畅销!
上世纪70年代,由江正作词,司同作曲,江苏省歌舞团严惠萍演唱的《射阳河畔好风光》,以优美的旋律,精辟的词句,折射出了射阳河畔的富庶祥和、绵延悠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至今,两岸民众还一直在传唱这首动听的歌曲。
射阳河曲折延绵,河阔流急,大部分河段地射阳县境内。在射阳县西北部地段,河道拉了个大弓弯,弓弯座北朝南,弓内正好是一个乡镇,就是著名的工农业强镇——四明镇。四明镇三面环水,南面朝阳,不仅盛产“射阳大米”,而且还是工业强镇。上世纪70年代,一度火红的射阳县红旗农业中学就坐落在此镇的东洼村。
美丽的校园射阳县红旗农业中学,简称“红旗农中”。当年,红旗农中是盐城市4大“农中”之一,学校占地面积约亩,四周有护校河,北面有个大堰坝与外界路道连通,堰坝向南延长线正好就是校园中心路,校园布局是中心路东为教室,西边为宿舍,最南片是运动场。
今年是红旗农业中学76届高中(1)班毕业43周年,该班于5月18和19日,在射阳国际酒店举行了隆重集会,阔别43年同学首次见面,无不欢欣鼓舞、笑逐颜开,还有幸请到当年的班主任顾老师,82岁高龄的顾老师鹤发童颜,精神抖擞。在联谊会上,还脱稿演讲近一小时,演讲的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内容生动,深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顾老师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他说:在红旗农中任教的10年间,他大致培养出了多学子,很有自豪感,在他的学子中,有扎根乡村,为建设美丽家乡作出巨大贡献的学子;有的走上了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有的参军入伍走上了保家卫国道路,甚至当了师级军官;有部分学生考上中专和高校,分配到外地工作,还有的学生创业当了企业家,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作贡献,还吸纳好多就业人员。
美丽的校园在同学们交流的话语间,除倾诉同学情同窗情以外,说的内容最多的还是对当年学校较高的评价。当年的红旗农中,文化课学习与其它普通中学(如四明中学)一样,选用的课本相同,老师队伍配置相同,招生条件相同,不同的就是课外劳动多一些,学校有自己专属的试验田、养猪场等,用于学生学习和实践农业技术,学校不仅注重文化课学习,更重要是注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三观教育,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考察。学校还组织过军事训练、支农等社会活动,支农就是在农忙的关键时候,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东洼、丽华等村插秧、抢收抢种等。
美丽的校园本次76届聚会,还实地参观了当年的母校,如今的母校,校容校貌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现改为红旗小学,但教学楼拔地而起,校园绿化亮化工程都是前所未有的,通过母校回访参观,唤起同学们对母校的热爱,加深了对母校的印象。
愿红旗农业中学当年的“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精神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美丽的校园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