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存的城门,主要始建于明代,开城门十三座。早几辈的南京人可以掰着手指为你数出“内十三、外十八”。“内十三”即指的是京城城门,“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

先来说说“外十八”。朱偰先生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记述,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尚存的外城门为观音门、高桥门、沧波门。但在抗战期间,因为难民取砖建房,沧波门被拆毁。年,因为燕子矶通公交车,观音门被拆毁。年,最后一座南京外郭城门——高桥门因为年久失修倒塌,被市政部门全部拆毁,十八座外城门就彻底消失了。

内十三指的是1道京城城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把南京的这1座城门,按逆时针方向编成了顺口溜

三山聚宝临通济,

洪武朝阳镇太平。

神策金川定钟阜,

仪凤淮清到石城。

这1座城门分别为:

城南——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

城西——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清凉门(又称清江门)、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

城北——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

有网友发现这十三座城墙连接起来就是个朱元璋的头像,仔细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中山门——最先迎接太阳的城门

中山门原名朝阳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

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湘军曾经多次在此激战。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也是从这里进攻南京城。

年,南京中山门成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与城门外的金陵辟邪成为南京城的主要象征之一。

正阳门——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城门

正阳门,位于御道街的最南端的秦淮河北岸。年夏,国民政府将正阳门改名为光华门,取“光复中华”之意,以纪念年12月江浙联军光复南京。

曾经的光华门染尽了鲜血,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光华门是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座城门,在战火中,城门被炮火炸塌。

正阳门前面的护城河非常宽阔,现在称为月牙湖。

通济门——规模最大的城门

通济门是南京1座内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门。坐北朝南,有重内瓮城。进门向东北而去是森严的皇宫区,向西南而行则是热闹的秦淮商业区,堪称南京的咽喉要道。

通济门内部结构极其繁复,其形状在中国绝无仅有,一座城楼,两条上城马道和人行道,三座瓮城,四道门垣皆为拱券砌筑,以及若干瓮洞,瓮城周长约米,立面城宽约90米,均为条石砌筑,比现存最大的瓮城聚宝门(今中华门)还要大。

但是这座世界城墙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还是在50年代的拆城运动中不可幸免。

聚宝门——现存明城墙中最大的瓮城

明初在原址重建,名为聚宝门,成为南京明城墙最大的瓮城。年更名为中华门。

年,当日军来到中华门时,他们畏惧了,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有三道瓮城,可以“瓮中捉鳖”,这里有27个藏兵洞,可以屯兵三千。心虚的日军不仅观察半天,还放狗进去探测才壮着胆子攻入南京城,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由此开始,中华门见证了中华民族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如今的中华门不但是南京城南重要的交通节点,更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

三山门——南京城西最重要的城门

三山门是南京城西面最重要的一座城门,紧邻三山门的西水关是内秦淮河出城的水门,因此三山门又称“水西门”。

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拆除了三山门瓮城和水西门水城门,8年又拆除了残存的城门和城墙,9年三山门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后,内外秦淮河水系不再贯通,古亭都被拆除,仅留水西门的地名,沿用至今。

石城门——历史最悠久的城门

石成门位于民国时期增辟的汉中门以南,现位于南京汉中门广场内。旧时为南京城城防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

石城门又称汉西门,老百姓喜欢称之为旱西门。年,南京市政府加固修缮石城门部分瓮城,同时将这一带改造成市民广场,供人游览、休憩,并命名为汉中门广场。所以石城门现在在汉中门广场里面,又称为“汉中门”。

清凉门——最有特色的城门

清凉门曾经改名为清江门,后来又改成清凉门。必须要说的是,清凉门的城墙堪称南京明城墙最有特色的一段,著名的“鬼脸城”即在此段。

据史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多年没有使用。年翻新修建的外秦淮河清凉门大桥继续以清凉门的名称命名。

定淮门——最热闹的城门

定淮门是南京市明代内城十三座城门靠城西的城门,明代以前原名马鞍门,明代洪武7年(年)改名为定淮门。清代道光2年(年)由于外秦淮河淤塞而废用定淮门。

8年,定淮门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拆除。现只保留了定淮门的地名,现在城门外建有定淮门大桥同南京河西地区相连接。年9月,南京因模范西路快速改造发现定淮门遗址。

仪凤门——最受重视的城门

成化年间,由于南京守备兵力不足,遂将仪凤门等城北城门堵塞。清朝顺治16年,梁化凤开仪凤、神策二门,出兵奇袭围城的郑成功军队得胜,此后仪凤门得以重建。

清光绪二十一年(年),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在仪凤门下铺设了南京第一条近代马路。当时的官员们北上、出征,都走这座城门;遇到打胜仗,附近的百姓就会在仪凤门附近设很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将士们。

其后,由于挹江门的开通,仪凤门的地位显著下降。年,仪凤门改名兴中门。1年,由于建宁路的修建,兴中门被拆除。年,南京市政府复建仪凤门,为一三孔拱门。

钟阜门——最不幸运的城门

钟阜门介于金川门、仪凤门之间。城门坐西向东,几乎和仪凤门相对,也是两座距离最近的城门。两座城门取龙凤呈祥寓意。因其遥对钟山(亦称钟阜)而得名。由于城门朝东,俗称小东门。

明洪武十一年(年)改名为钟阜门。明成化年间,因守备兵力不足而被堵塞,不过它没有仪凤门幸运,堵塞之后就一直未被开通。

8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拆除该段城墙,现仅存地名。它是南京最早被拆除的城门之一。所以这座城门的存在渺小的微乎其微,也只是在历史上轻描淡写。

金川门

金川门介于钟阜门、新民门和中央门、神策门之间。金川门坐南朝北,面临护城河,因金川河由此出城(旧有金川门涵洞)而得名。

金川门外设有金川桥一座,城门附近设置有水闸,控制护城河和外金川河的流通。

7年由于交通道路改造的需要,三民门及宁省铁路(京市铁路)一同被人民政府拆除,从此金川门实体退出历史舞台;年金川门附近建起了市民广场,南京市人民政府在金川门遗址上竖立标志用来纪念。

神策门——保存最完整的城门

神策门现名和平门,是南京城北最东侧的一座城门,位于玄武湖西北,在明城墙1个城门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现有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神策门依山而建,曲折迂回。

年,郑成功北伐金陵,败于门下。为纪念战功,顺治帝下诏改名“得胜门”。

年,太平军从此处攻入南京城。

年改名“和平门”。

年代,美国亚细亚火油公司将瓮城作为油库。日军占领南京后也以此地为油库。南京军区后勤部接管后继续作为油库使用,和平门成为军事禁区。

年10月1日,修缮后的和平门对外开放,位于中央门立交桥的东南角。

太平门——最被给予希望的城门

太平门,位于南京城东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门,以南是朝阳门(今中山门),西北方向是神策门。因为城门外是天牢,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老百姓希望城内太平和谐,所以取名“太平门”。

太平门段城墙的拆毁,是从5年开始的,8年被拆除。当年拆除该段城墙米,至次年又追加米,先后拆除长达60米的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平门并没有连接明城墙,而是一座独立的仿古建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