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是华中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日军统帅部下令以攻夺武汉的方式迫使民国政府妥协投降,面对日军重兵合围,蒋介石下令组织撤离。

不过武汉城内不仅有从南京撤离的民国政府各机构,还有大量从沦陷区搬离的物资和工业设备以及大量民众,在撤离工作完成之前,前线国军必须坚守防线。

武汉会战时期国军防线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薛岳指挥的南部战场和张发奎指挥的西部战场,而负责进攻的日军则主要是冈村宁次率领的华中日军第十一军。

日军炮兵阵地

在国军的两大战场中,薛岳指挥的南部战场因为凭借庐山的地利优势而重创日军,在万家岭大捷中还曾全歼日军整师团,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抗战记录。

但是张发奎指挥的西部战场却一溃千里,在日军的猛攻之下已经是丢盔弃甲,自九江一路溃败至岷山地区。

万家岭战役时期,薛岳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全歼日军第一零六师团,实际上便是因为冈村宁次已经基本放弃对万家岭的救援,而将主力部队均集中于张发奎的西部战场。

日军前线部队

万家岭战役结束之时,冈村宁次麾下主力部队金泽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已经尽数集结于西部战场,日军金泽师团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已经逼近了湖北咸宁。

咸宁是粤汉铁路的重要枢纽地区,咸宁往北便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贺胜桥,其后便是武汉,可以说武汉城已经危在旦夕。

此时武汉城内的撤离工作尚未结束,因此民国统帅部勒令张发奎必须就地阻击日军,不得在贸然后撤一步,但是张发奎却认为自己麾下部队战力参差不齐。

修筑阵地的日军工兵

为了挡住日军主力,民国统帅部只好再次拿出了杀手锏,那便是在台儿庄战役时大展神威的汤恩伯,要求汤恩伯率部火速驰援张发奎。

汤恩伯地三十一集团军抵达之后马上下令在幕阜山区就地构筑防线,准备和薛岳一样依托山区的有利地形阻击日军。

汤恩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是中央军将领之中东洋派的代表人物,对于日军战术十分熟悉,因此日军对其一直视为心腹大患。

国军前线部队

冈村宁次得知汤恩伯亲自驻守幕阜山后也不敢稍加怠慢,亲自下令要求日军金泽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国军幕阜山防线,尽早兵临武汉城下。

但是汤恩伯进入幕阜山之后却亲自到各部宣讲山地战精要,要求各部第一时间抢占制高点和制高点两侧的山头,日军金泽师团进入幕阜山之后便遭受了当头一棒。

虽然在冈村宁次看来金泽师团距离咸宁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一百里,但是在汤恩伯的坚守之下,金泽师团平均每天只能推进不足两里。

山地作战的日军

然而负责侧翼迂回的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则更为凄惨,被汤恩伯部以运动战的方式死死拖住,常常因为辎重部队遇袭而暂缓攻势。

无奈之下的冈村宁次又下令要求前线日军多点出击,准备逐渐蚕食国军阵地,汤恩伯则辗转于各处,只要一处遭受日军进攻便亲自率领直属部队进行反攻。

一时之间整个幕阜山区陷入了一片混战之中,双方阵地犬牙交错,冈村宁次在指挥部内制定的进攻计划彻底沦为废纸。

日军防御阵地

即便日军火力远超国军,但是仍旧只能做到平均一天攻占一座山头,想要短时间内突破国军防线进攻武汉成为了难以实现的奢望。

面对国军幕阜山防线,冈村宁次在指挥部内一片焦头烂额,一向以喜好山水自称的冈村宁次甚至写下“敌非敌,地形是敌,征战我不爱山水”。

参考资料:《冈村宁次回忆录》、《抗日战争》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