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称“江淮大地”,因长江、淮河两条大江大河流经安徽而得此称谓。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淮河穿安徽而过,将这里一分为二,使得安徽既有北方的豪迈爽快也有南方的细腻温婉,徽风皖韵巧妙融合,共同成就了江淮大地的锦绣华章。

安徽之名得名于康熙六年也就是公元年,原来的江南省一分为二,安庆、徽州两府各取首字组合成了全新的安徽省。今天我们来说说安徽境内人口最多的一座城市,它不仅连接两省,是融汇南北文化精髓于一身的历史名城,至今还流传着“无阜不成徽”的说法。没错,它的名字就叫阜阳。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古称汝阴、顺昌、颍州,是一座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古老城市,境内的建制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设置的汝阴县,算下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阜阳作为县名首次出现则是在清雍正十三年,这一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继位后把雍正十三年年号一直延长到年底,这样说来阜阳还是乾隆皇帝御赐的名字呢。

说到汝阴、颍州的名字,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位于城南的汝水和那条名叫颍水的河流等地文类信息,那阜阳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阜”字多为吉语,含有丰厚、富有、旺盛之意,比如我们常听到的“物阜民丰”这个词,可见阜阳的名字选用吉祥的字眼,寄托着对于民安物丰、天下大治的美好期许。

阜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如此寓意美好的名字自然也是没有被辜负,从这里走出去的名人可谓一抓一大把。不论是师从吕不韦的政治家甘罗,还是管鲍之交典故的主人公管仲与鲍叔牙,不论是愿者上钩的姜子牙,还是东汉末年大将吕蒙,亦或是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阜阳人”。

更为巧合的是,北宋时期“最佳背诵天团”中的诸位文学大家都曾与阜阳结下不解之缘。“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欧阳修与苏轼都曾先后在此为官,欧阳修还留下来了“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荫乍何时”无限赞美的诗篇,大文豪苏轼也曾盛赞颍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颖谁雌雄”。

阜阳至今还流传着“无阜不成徽”的说法,这很容易让人想到阜阳绝佳的地理位置。这里承东接西,呼应南北,独特的区位优势也让阜阳成为安徽三大枢纽之一,在区域文化中,更是有着承上启下、无可比拟的优势。

你对皖北阜阳的记忆还有哪些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