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到北一条龙,挡住咸潮侵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这是在苏北沿海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文字虽短却记录下了当年沿海人民的深重苦难,也记录下了一段共产党人领导修筑海堤造福人民的传奇历史。

盐阜地区地处黄海之滨,千百年来,沿海人民饱尝海啸之苦。据旧《阜宁县志》记载,抗战前的近百年间,沿海地区先后发生灾难性的海啸、咸水倒灌达十次之多。其中年8月底的一次尤为严重,巨浪滔天,铺天盖地,吞没了良田,荡平了村庄,淹毙了人口。光阜宁一县死亡人口就达1万多。虽然那场灾难已经整整过去80年,现健在的当时的亲历者已都在耄耋之年,但当年的可怕遭遇让他们至今难忘。

“夜里潮水上来,天连着地,地连着天,天地不分了。雨下得太大,像倒下来一样。海堤防不住水,全瘫掉了。第二天早上门一开,前面后面没有一家人了。”今年96岁高龄的滨海港经济区居民孙维新向记者回忆道。

灾难过后,本地乡绅汪继光、杨芷江等人,为解救人民困苦,请求时任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拨款修筑海堤。乡绅们花费了2个多月时间,韩德勤才勉强答应沿旧海堤拾遗补缺进行修筑,但是因为堤身矮小单薄,当年新的海啸来袭,瞬间就被冲垮了。

为了防御海啸灾害,造福百姓,年春,阜宁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广大民众的强烈要求和县参议会的提案,决定在阜宁县东北地区(后为阜东县范围)的沿海修筑海堤,经与时任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宋乃德等人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发布三条做法:一、发行修堤公债集资;二、以工代赈,万民上阵;三、新四军第三师在人力和财力上尽力支持。

“年4月,由宋县长牵头,成立修堤委员会。为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县政府通过发行修堤公债募集资金。首期计划发行公债40万元,因为国民党顽固派散布谣言,说共产党发行公债是为了敛财,直到5月15日开工,才募集到10万元。尽管只募集了10万元,但为了避免下次海啸给百姓造成更大的灾难,宋乃德县长主持下的修堤委员会果断决定如期开工。因为资金不足,粮食也成了棘手的问题。宋县长便向黄克诚师长报告,黄师长听了汇报后,立即拨付军粮救急。

“当时工地上立着公示牌,让民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量清清楚楚。一方土,可以得到二两黄豆。我跟我哥哥两人,他推我拉,得到黄豆我们就分着吃。”孙维新如是说。

当时修筑的海堤位于今滨海县境(时为阜宁县东北乡),分两段先后动工。北堤从年5月15日破土开工,经军民同心奋战,仅15天就竣工了。而南堤6月19日破土后,却受炎热、梅雨、蚊虫、瘟疫等侵扰,工期缓慢。为提高筑堤工效,确保夏秋汛期沿海民众安全,当大堤合龙遇有湍急水流时,黄师长下令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官兵紧急赶赴抢险现场,与地方干部、管理人员、民工一起跳入河中,肩并肩、手挽手,用身躯构成坚固人墙,挡住汹涌的潮水,终使南堤大坝于7月底完竣,一条高3米、长45千米的大海堤终于胜利竣工,共挖土万立方。新堤建成数日后,恰逢海啸翻滚而至。高大坚实的海堤任凭海啸冲击,始终屹立不动。沿海万民欢呼,额手称庆,他们从心底里感激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府,感谢黄克诚师长。

黄克诚提议说:“新海堤是在阜宁县县长宋乃德的直接领导下修成的,他既能代表我们部队,又能代表新政权,就叫‘宋公堤’吧!”众乡亲觉得在理,心悦诚服,一致赞成以“宋公堤”命名。海堤筑成后,阜宁县沿海民众特立“宋公纪功碑”一座。

年,黄克诚之子黄煦与宋乃德之子宋齐生来到滨海,他们一路寻访,一路用相机记录父辈曾经战斗过的足迹,一路用笔记录着他们不曾听说过的故事。

“5年父亲诞辰周年的时候,我来过这里,之前我对父亲修的这座堤认识不多,也没记在心上,后来听唐阿姨(黄克诚的夫人)的讲述,让我初次有了印象,上次来到这里我随便问当地的一位老人知不知道宋公堤,本以为没人记起此事,没想到老人将此事和我娓娓道来,让我感触很深!”当年宋齐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道,“我没想到当年父亲的一个举动会在滨海人民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把他和范仲淹相提并论。今天再次来到滨海我非常激动,感谢滨海的政府和人民记得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人,将红色基因种在心中,宋公堤只是那个时代为民服务的一个符号,是那个伟大时代造就了伟大事业和伟大人民!”“5年来的时候还是走的小路。今天一路走来,感到滨海的变化非常巨大,宽阔的马路、繁华的城市、开放的港口,这座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城市正在迎来改革发展的新时代!”

时光流转,岁月流逝。曾经守护滨海大地的宋公堤如今大部分已被海水侵蚀,一部分被更坚固的海堤取代,一部分则被承载人来车往的宽广马路所覆盖,换了一种方式陪伴着沿海人民。即使它已无所寻迹,但这座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丰碑依然屹立人民心中,被一代代滨海人记住。

来源:滨海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