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圩在今人民路北面,人民路原是后河水道,也即原临洪河,当时的沈圩与老新浦隔河相望。提起新火车站北面的沈圩,人们都知道与清末邮传部署理尚书沈云沛有关,然而过去的沈圩并不是沈云沛一家的土地,当初这块地方也并不单叫做沈圩,沈圩的命名却是年为统一新浦北郊农村地名而定。

清光绪二十九年,年,沈云沛在商部典农司任职,负责的是大清国垦荒计划。沈云沛在海州时,眼见新浦由盐田变成荒滩,河流纵横舟揖繁忙,成为苏北鲁南水陆码头。大海东退,北起山东鸡心滩南达灌河口的燕尾滩,显现出大片新淤的陆地,于是沈云沛产生开垦滩涂的想法。

光绪三十一年,年,沈云沛向清廷呈文拟建海赣垦牧公司获批。海赣垦牧公司其范围自海州北境入赣榆县界30公里,抵山东省日照县;向南自州治东抵淮安阜宁县境约公里,总面积5万亩,约顷。

沈云沛家的土地分为两片,设两处管家。一片是现东海的平明、张湾、白塔埠、竹墩、双店一带;郯城的中寨、沭阳以北、阿湖以西等地。另一片是灌云的同兴、四队、丰圩、界圩、杨集及小沈庄等地;现连云的五羊湖、东港,现海州的西大岭、网瞳、新坝、贾圩、沈圩、马艞及南云台、锦屏山等。沈圩的土地仅是沈家的一小部分。

多年前,沈圩这片土地原为富安刘氏盐田。清末大海东去,盐田取卤太远,无法晒盐。盐田主刘氏把从官府花钱买来的晒盐许可证,也即“引子”,转卖他人。盐田上的灶户一下失去晒盐的活儿,无法生存,有的去了外地。

不愿意另谋生路的灶民,愤愤不平,去刘家说理。刘家管事查某却出言不逊,火上浇油,忍无可忍的灶民将气洒向那不知好歹的查管事,混乱中查某耳朵也被咬掉了一块。事情闹大惊动官府,为息事宁人,各打五十大板,失去晒盐工作的灶民们只得另寻出路。

新浦与沈圩之间隔着的河,是蔷薇河的下游,未改道前,河宽百拾米,因海水上溯,河水随海潮起落,因而称临洪河,新浦人称为后河。河水自富安流出,经现连云港火车站南面,顺着现人民路向东流往原陇东火柴厂、现新浦中学北面,折向南再到龙尾桥北侧拐向东,经今万山城市花园小区身底,东去大海。由于后河阻隔,河北的滩地与新浦往来不便,却和富安陆地相连。因而民国时期这片土地与富安、太平庄、浦南同为东海县第一区。解放后属东海县浦西区富安镇。

海水东去,河北盐田报废,荒滩渐成草地,有眼光的海州、东海、赣榆地主,呈报官府分别买去原刘氏的荒废盐田。沈云沛买下现沈圩路两边的土地,引来佃户耕种,时间长了,佃户增多,形成村落,沈家土地上的村庄被人称作“沈圩庄”。赣榆许鼎霖医院附近及东面现茅口水厂一带。

民国4年,年,许鼎霖的儿子许元正看到新浦商贸日盛,移民增多,商业活动频繁,社交应酬活动增多,医院处60亩地,兴办翠泰槽坊。为防强盗,在槽坊四周开挖10米宽深沟,取土堆成圩,东、南两边设有圩门,圩内建炮楼,圩门有人持枪站岗。这一带就叫“翠泰庄”。茅口那边的庄子则叫做“茅口庄”。

原盐田主富安刘振殿家留下的土地,因靠近河口,就叫“河头庄”。河北的四个庄子共有人家51户,多口人,有土地多亩。其中沈云沛家的庄子有佃户16家,人口近百,土地多亩,在四个庄子中地多人多,是个大庄子。然而河北这片土地还是各叫各的庄名,没有一个统一的庄名。

蔷薇河下游,后河这段河道是个大弯子,淤塞严重,雨季降水多,排水不畅,影响到新浦的防洪排涝,也不利河北农业生产。年的“蔷薇河截弯取直”工程,将后河北移,

从富安向东开挖一条新河道,抛开后河这一弯道。河北的沈圩庄、翠泰庄、茅口庄、河头庄四个庄子变成了新河的南岸,与新浦陆地相连。随后河北四庄从东海县划归新海连市海州区管辖,年又属新浦的盐河区临洪乡。全市开展首次区乡基层选举时,把这四个庄子合并为一个行政村,以“沈圩”命名,才开始叫“沈圩村”。

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欢迎分享,谢绝转载。

参阅资料:

《沈云沛传记》刘风光著,中国文化出版社年版。

《新浦史话》韩世泳,陕西旅游出版社,年。

图片2、3、4源自网络,余马鉴尧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792.html